-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岗金龙顶子火山空降碎屑物数值模拟及概率性灾害1
第8 卷 第1 期 震灾防御技术 Vol. 8, No. 1
2013 年3 月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Mar., 2013
于红梅,许建东,吴建平,栾鹏,赵波,2013 .龙岗金龙顶子火山空降碎屑物数值模拟及概率性灾害评估.震灾防御技术,8 (1):
62—71.
龙岗金龙顶子火山空降碎屑物数值
模拟及概率性灾害评估1
于红梅1,2 ) 许建东2 ) 吴建平1 ) 栾 鹏3 ) 赵 波2 )
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3 )国土资源部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摘要 空降碎屑物为爆炸式火山喷发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灾害类型,数值模拟已成为一个快速有效地确
定火山灰扩散和沉积范围的方法。本文根据改进的Suzuki (1983 )二维扩散模型,编写了基于Windows
环境下的火山灰扩散程序。通过对前人资料的分析,模拟了龙岗火山群中最新火山喷发——金龙顶子
火山喷发产生的空降碎屑物扩散范围,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参数的
合理性。根据该区 10 年的风参数,模拟了7021 次不同风参数时金龙顶子火山灰的扩散范围,以此制
作了火山灰沉积厚度超过 1cm 和0.5cm 时的概率性空降碎屑灾害区划图。本文的研究可为龙岗火山区
火山危险性分析和灾害预警与对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空降碎屑物 数值模拟 灾害概率图 金龙顶子火山 龙岗火山群
引言
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碎屑会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例如,2010 年 4 月
14 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的一座火山突然喷发,虽然喷发的规模不大,但由于气
流和天气原因,此次喷发后飘散的火山灰致使欧洲空中交通瘫痪了数日,严重影响了经济和
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除了影响交通外,火山碎屑还会产生其它类型的灾害,首先,在火山
口附近几km 范围内,大块的火山碎屑以弹道式从火山口抛射出或是在喷发柱的底部降落下
来,会直接造成建筑物及房屋的破坏和人畜的严重伤亡。较小的火山碎屑在风的作用下降落
到远离火山口处,一旦火山碎屑产生的载荷超过200kg/m2 时(约 10cm 厚玄武质火山碎屑或
20cm 厚碱流质火山碎屑),一些建筑物的屋顶会被压塌(Edward 等,1995;Hoblitt 等,1998;
Mastrolorenzo 等,2008 ),当超过700 kg/m2 时,几乎所有的房屋都会被压塌(Bonadonna 等,
2005 ;Mastrolorenzo 等,2008 )。尤其是当火山灰为湿的时候,其产生的载荷是同厚度干火
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和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208005 )资助
[收稿日期] 2012-11-26
[作者简介] 于红梅,女,生于 1981 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读博士后。主要从事火山学方面的研究。E-mail :
yuhongmei188@163.com
1 期 于红梅等:龙岗金龙顶子火山空降碎屑物数值模拟及概率性灾害评估 63
2
山灰的1.5 倍。在更大范围内,火山碎屑空降物超过10kg/m 时(约0.5cm 厚玄武质火山碎屑
或1cm 厚碱流质火山碎屑)将会严重破坏已有耕地,影响农业生产(Edward 等,1995;Hoblitt
等,1998;Mastrolorenzo 等,2008 );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会进入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影
响人的健康 (Baxter 等,1981;1986;1999a;Baxter ,1999b);这些细小的颗粒甚至可能会
引起气候的变化(Mills ,2000 ;Ra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