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最新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doc

【2018年最新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中医文献学 1 文献 定义 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其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论语正义》中认为“文”即“典策”,也就是书籍;“献”指秉礼贤者的学识。所以,古代多数学者在解释文献时,均认为“文”即典籍;“献”即 贤士大夫的言论。元代马端临则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明晰的解释,认为“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献”则泛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一词的概念有了变化,除泛指书籍外,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而在图书情报中,文献一词的含义更广,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的出版物。现代广义文献范围更广,凡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载体,均属文献范围。国家标准局于1985年1月31日公布的国家标准规定,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分类 文献又可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 古典文献 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雕版、活字版印刷和手抄等古籍,以及碑铭拓本等。总之,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图书文件资料,均可称为古典文献,但不包括没有文字记载的文物。 现代文献 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切文献资料。 1文献学、中医文献学 文献学 是指对历史文献进行编纂、校勘、注释等研究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总体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把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杂乱无章或古奥难懂的资料条理化、通俗化,为学习研究古籍者提供方便。 中医文献学 是指对中医、中药历史文献进行编篡、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1 六书 定义 “六书”始自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其在自序中指出汉字发展的六条规律,称为“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是字象实物,以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传单是集合两个以上的字以表示一个新的事物或意义。 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就是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单纯用符号来指明事物。 象形、指事、会意均是以字形来代表概念。 形声 “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是将意符与声符并用的造字方法,用意符来表意,用声符来表音,但仍未跳出表意文字的范围。 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转注是使一个单义字变成多义字,使原来不同意义的字变成能互相注释的同义字,扩大了字的用法。 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是用同音字来互相代替,但两者之间毫无意义上的联系。 转注、假借扩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围,使一个字具有了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同时,形声、转注、假借逐渐以字音为主,以音来表意,但汉字的基本规律,仍是以形为主。 1 汉语文字发展过程 ○文(最早发现于山东莒县,约三四千年以前,可能是汉字的祖型) 甲骨文(约二三千年前) ○文(周朝,出现于约公元前9世纪) 小篆(秦朝,约公元前3世纪) 隶书(汉) 楷书(三国时期钟繇创) 1从文献与文字学角度谈谈文献发展的经历 我国古典文献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由刀刻在甲骨、金石上,用笔写在简牍、缣帛和纸上,及雕版印刷这样一个过程。 1甲骨文 从近代出土文物中发现,我国最早的文字是记得在陶尊上的图像文字。现存时间较古的为甲骨文字。甲骨文字属殷商的中晚期文字,是当时史官保藏的重要文献,故为古典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金石文 金石文包括金文与石文两类。金文是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铭文或钟鼎文,自殷商开始,秦以前最多,一直延序到汉代,金文中记录了不少历史资料,是研究历史文献的重要依据。石文是刻在石上的文字,秦以后较普遍用石刻代替金刻,最早的如“石鼓文”。 3简牍 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上的简牍。简策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它最早可能出现在殷商时期,东汉以后,逐渐被纸代替。 4缣帛 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又称帛书、卷子。帛书虽有书写方便等优点,但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用,故一方面简策与帛书同时流行,另一方面,三国魏晋以后,渐渐减少而最终被纸所代替。 5纸 魏晋三国以后,纸日渐通行。纸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传播知识,保存文献提供了方便。 6印本 隋唐时期是写本书的极盛时期,学术的传播,主要领先辗转传抄。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的流传即以雕版印刷为主了。雕版印刷的书籍称“印本”,宋代是其黄金时期。明清时期,印书事业也十分兴盛,印本书籍已成为人们文化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