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连云港信海清污有限.DOC

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连云港信海清污有限.DOC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连云港信海清污有限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 应急反应预案 连云港市信海清污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 目 录 总经理声明 4 1.总 则 5 1.1 编制目的 5 1.2 编制法律依据 5 1.3 适用范围 5 1.4 权利义务 6 1.5 工作原则 7 2.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 8 2.1 应急反应的组织机构 8 2.2 应急反应一级组织机构和成员岗位职责 8 2.3 应急反应二级组织机构和成员岗位职责 14 2.4应急反应三级组织机构和成员岗位职责 23 3.海上船舶污染风险和应急反应行动的分级 25 3.1 服务海域海上船舶污染风险 25 3.2 应急反应等级划分 30 3.3 应急反应等级确定 31 4.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的接警和待命 32 4.l 应急反应的接警 32 4.3应急反应待命 36 5.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 37 5.1 应急反应的总方针 37 5.2 应急反应优先保护原则 38 5.3 应急反应优先保护次序 39 5.4 应急反应安全作业程序 40 5.5 污染清除作业安全方案 42 5.6 服务区域典型污染应急反应方案 49 5.7 应急反应中回收污染物处理方案 69 5.8 应急反应结束 71 5.9 对外信息发布 71 6.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保障 72 6.1 应急反应的外部支持保障 72 6.2 公司应急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 74 6.3 应急反应通讯保障 75 7.海上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后期处置和管理 76 7.1 应急反应效果评估 76 7.2 应急反应费用结算和索赔 77 8.海上船舶污染培训和演习 77 8.1 培训计划 77 8.2 演习计划 78 8.3 演习内容 79 8.4 演习评估 80 9.奖励与责任追究 82 10.应急预案的管理 83 10.1 预案编制与运行管理 83 10.2 预案修订 83 10.3 解释部门 83 11.附 则 84 11.1 名词术语解释 84 11.2 实施时间 84 附件1 85 附件2 86 附件3 89 附件4 91 附件5 92 附件6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7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8 93 总经理声明 连云港信海清污有限公司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下称应急预案)依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污染清除单位应急清污能力评价导则》编制,是规定本公司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的范围和应用,阐明本公司船舶污染清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明确各项船舶污染清除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的强制性文件。 本应急预案由我负责审批,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本公司各处室、部门、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确保应急预案有效运行,以实现船舶污染清除的方针和目标,确保船舶污染清除应急反应行动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级主管机关文件规定的要求,并为本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总经理: 2017年11月20日 1.总 则 1.1 编制目的 1.1.1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防污染法律、法规,有效履行船舶污染清除协议; 1.1.2 补充连云港市海上船舶污染应急体系,配备污染应急设备和器材,在船舶发生海上污染事故时,做出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控制和清除污染,将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1.1.3 保护连云港市海上生态环境和资源,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造成的污染损害,保障人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1.2 编制法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反应管理规定》、《连云港市海上溢油应急预案》及《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等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1.3.1 地理区域 南、北界线之间的连云港港口及其近海水域。 南界线:自岸边沿32°40′00″N纬度线向正东延伸至32°40′00″N/121°05′00″E,再沿121°05′00″E经度线向正北延伸至33°00′00″N/121°05′00″E,再沿33°00′00″N纬度线向正东延伸。 北界线:自35°05′10″N/119°18′00″E至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