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第1课芜湖一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第1课芜湖一中

导入新课 由周润发主演的《孔子》引发热议,讲解《论语》的学者于丹走红,动画片《孔子》受到孩子们的青睐,海峡两岸乃至韩国等世界各地举行祭孔仪式,“世界最长”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都得到这样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吸取智慧。 探究: “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 仔细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试从经济、政治、文化、阶级等方面来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孔子的历史地位 仔细阅读教材第4—5页相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积累,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 (2)、孔子的主张: 2.孟子:(1)生平和地位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 探究: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3.荀子:(1)生平和地位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学思之窗】p6 1、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3、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 (1)、思想主张: ①政治改革 ②法治(“法不阿贵”) 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韩非思想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秦统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探究:韩非子的法治与现代法治的不同。 韩非子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实质是专制主义。 现代“法治”则是民主的体现,是将民主以法律的形势固定下来。 4、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1)“兼爱” (2)“非攻” (3)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4)“尚贤” 探究:诸子百家思想的阶级性 (1)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 ① 老子、庄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其没落、消极的情绪。 ②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思想。 墨子主张“兼爱”,宣扬“非攻”,提倡节俭,主张“尚贤”,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3)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 ①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 ②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 ③ 韩非子的法治和世道必进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 课堂小结 学习延伸 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孔子的言论,分别是“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在孔子那里,“仁”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 第三句的意思是“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这一句体现了孟子的“性本善”。 第四句的意思是“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表明荀子性恶论虽然认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但实际仍主张弃恶扬善。 高考真题演练 1.(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B、D项是儒家荀子的思想,排除。C项大意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不能体现题干的意思。A项大意是“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干扰天道” ,故最符合题干。 【答案】A 2.(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