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讲什么是高等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一讲什么是高等教育

第一讲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 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1. 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相异的变化,呈现出相应的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在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至19世纪表现为“大学教育”,20世纪初到现在则表现为“中学后教育或第三级教育”。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多种方法,本节内容以历史为轴线,从形式、目的及内容、对象、管理四个维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涵义。 古代:高深学问教育 在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国家的古代文明社会中,很早就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经典,即当时的高深学问,如印度的《吠陀经》、中国的“六艺”、“四书”、“五经”,希腊的“七艺”等,并纷纷建立了各式学校作为传播和探究这些高深学问的专门机构。这些专门机构建成后逐渐发展成为高深学问的学术中心,促进了高深学问的传播和研究。因而,古代的高等教育表现为一种“高深学问的教育”。 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 从形式上讲:表现为个别大师的聚徒讲学 从目的上讲:主要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 从内容上讲: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主 从对象上讲:极少数特权阶层的教育 从管理上讲:政府和寺庙控制为主,部分为私学 近代:大学教育 12-13世纪,中世纪大学产生。此后直到19世纪,西方高等教育机构只有大学这个单一组织。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理念、组织原则、教学体系、学业考核制度、法律地位等形成了欧洲大学的传统,是近现代世界高度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驱,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型态。因此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概念与大学教育是同义词,高等教育体现为大学教育。 传统大学教育——发展概况 12世纪,在意大利先后产生了波隆纳大学和萨莱诺大学,随后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相继产生,到了13、14世纪,中世纪大学已遍布欧洲各地,在文艺复兴之初,欧洲的大学已达80所。中世纪大学是市民社会的直接产物,它的组织形式来自城市和行会的组织形式,最初的大学机构,也就是学生行会与教师行会。 自治权利 早期的中世纪大学享有较多的自治权利,这不仅表现在学校的内部事务都由教授和学生管理,还表现在各大学都争取了程度不同的特殊权利。主要有:自由讲学、游学的权利;审理裁判权,大学自设法庭,教师与学生与外人发生争讼时,不受城市法庭和教会法庭审理,由大学法庭审理裁判;赋税、关税、兵役的豁免权,这种豁免权不只对大学的学生和教师有效,而且还包括打钟的、订书的、装饰图书的、制造羊皮纸的工人、往来信使。 学科特点 中世纪大学规定,必须设立文科以及医科、法科、神科三个高级学科的一种,才可称之为大学。不久,大学的学科设置就包括了上述四种学科,涵盖了当时可以称得上是高深学问的所有知识。如巴黎大学就设有四个学院:文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其中文学院为低级学院,进行“七艺”教育,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学院,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其他三个学院为高级学院,进行专业教育,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课程演变 演变的基本线索是12世纪以古希腊罗马文法为中心,13-15世纪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为中心,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中心。不过在不同的国家各有侧重。例如,巴黎大学文学院,12世纪课程主要是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艺”,体现自然科学的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四艺”则极少涉及。13-15世纪,巴黎大学的课程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哲学和伦理学。16-18世纪,主要开设逻辑学、形而上学(笛卡尔的)、牛顿的物理学。 近代大学教育发展概况 近代大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从形式上讲:高等教育便是大学教育,大学独占高等教育的领域 从目的上讲: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开始出现 从内容上讲: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精华得以保存、绵延与发扬的场所 从对象上讲:少数精英份子的教育 从管理上讲: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价值及真理实现的保障 现代:第三级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建立了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如德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成立的高等专科大学,法国于60年代中期成立的技术学院等。这些机构之间虽然有着很多的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密切结合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鲜明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办学。社会的急剧变迁迫使高等教育改变自己的性质,以纯学术研究为核心的大学已不能再独占高等教育的园地,专业的、技术的、师范的教育机构均侪身于高等教育之列,各有其目标。 高等教育由少数人的教育逐渐转变为多数人的 (Mass ),甚至全民的 (Universal ) 教育。原有的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