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doc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1) 了解魏源、林则徐的“师夷”思想
(2) 了解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3)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新课导入
古老的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道路上,经历了辉煌,但终如落日一样,走到了生命的暮日。但是,中国的封建社会犹如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阻挡着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落后的中国,面对近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不堪一击。但是,沉睡在迟暮的中国大地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却在隆隆炮声中惊醒过来,开始环视这个世界,猛然间发现中国已经落后得太多,于是乎,这批知识分子开始奋起直追,向自己的对手学习,寻求着抵御外侮、奋发图强的道路。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首先学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基础达标
1. 1840年10月,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密折中指出:“自道光元年(1821 年)至今,粤海关已征银三千余万两。收其利者,必须预防其害。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由此可见他 (D)
① 批评朝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② 主张利用海关税收加强海防建设 ③ 视“制炮造船”为“制夷”的重要手段 ④ 希望扭转鸦片战争的被动局面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 材料没有提及闭关锁国政策。
2. 19世纪40年代,魏源等人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初步认识,认为是 (A)
A. 军事技术落后 B. 社会制度滞后
C. 政治腐败 D. 思想观念陈旧
解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 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都属于军事技术。
3.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此评论适用于 (C)
A. 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B. 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 洋务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D. 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析 材料中的“模仿……西方器物”、“以新卫旧”、“难以挣脱传统”体现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口号。
4.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现的是 (B)
A. 机器生产 B. 议会制度
C. 军事技术 D. 科技教育
解析 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包括变革清朝的政治制度。
5. (2014年徐州模拟卷)康有为在《春秋董氏学》中说:“无教者,谓之禽兽;无道者,谓之野人。道、教何从?从圣人。圣人何从?从孔子。”康有为的真实意图是 (C)
A. 对孔子要绝对服从
B. 弘扬儒家思想文化
C. 借助儒学宣扬西学
D. 维护封建王朝统治
解析 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儒学影响根深蒂固,改革阻力很大,决定了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6.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C)
A. 民主共和思想 B. 三权分立学说
C. 君主立宪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 康有为代表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利益,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7. (2014年扬州模拟卷)“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相似 (B)
A. 魏源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胡适
解析 材料观点认为“君为主”必须是“尧舜之君”方可,而“民为主”则会产生纷繁复杂的问题,只有“君民共治”才可以“上下相通”,两全其美。据此可以判断此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应该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
8.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B)
A. 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B. 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 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D. 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解析 康有为是维新派人物,主张政治改革,其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结合。
9. (判断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章-第2节-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3节-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3章-第1节-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3章-第1节-第2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22课 文学的繁荣.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23课 美术的辉煌.doc
-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