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教案: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单元设计
本单元主要叙述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本单元由三课组成,即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浪潮,新中国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经历了由蜕变到挫折再到振兴的过程。科学技术艰难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文化事业出现二次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本着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谱写了大量不朽的精品名作。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历经磨难,面临改革开放的新机遇,正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推动了中国科技文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单元的重点有: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本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科技发展规划,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从总体上概述了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成就。
本课共三小目,第一目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重点讲述了我国尖端科技的艰难发展历程,侧重分析战略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概念、重大尖端科技成果,分析尖端科技对我国国防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第二目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介绍了袁隆平和他对杂交水稻研究与培育的情况,突出了杂交水稻对我国人民生活、对世界人类的主要贡献。第三目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分析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作用。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成就、载人航天技术、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教学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主要以“启发—发现式”教学法为主,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名词讲解、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科学基础概念。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点: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2)技能: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从“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分析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现代科技发展战略与成就,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比较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不同侧重点,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历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学生了解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息息相关,提高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认识;引导学生探讨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核科学的发展,强调中国对核科学发展所坚持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背景介绍导入→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尤其是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兴起起了重大作用,直接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些科学成果至今对世界各国仍然起着巨大作用。但我们不能沉醉于四大发明的辉煌和伟大,只看到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躲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没有深刻地去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有四大发明,却未能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我国古代有那么多的科技成果,却未能诞生近代科技,反而被西方侵略者拿着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问题导入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我们的先进科技没能在中国转化为生产力呢?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肯定。
总结:这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包括国家政策、经济水平、教育、人的观念等因素。
在古代和近代中国,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制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建国后,我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章-第2节-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2节-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3节-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3章-第1节-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doc
- 【优化课堂】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3章-第1节-第2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