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质量检验
1、检验管理
1.1按产品实现过程对来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其满足规定要求,未经检验的物、半成品或成品不得投入生产服务、转序、更不得出货。
1.2将产品的检验和监控方法以及验收检测形成文件,并遵照执行。
1.3对委托的检验项目,必须委托有合法地位的检验机构检测,并要签有正式的委托检验合同。
2、过程检验
2.1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检验应严格按检验和监控规定执行。
2.2对检验合格的产品的检验状况进行标识,并做好检验记录。
2.3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规定进行返工、返修。对返工、返修的产品必须进行重新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
3、出检验
3.1 按产品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出检验和试验。
3.2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
3.3在产品的检验和监控过程中,将其结果予以记录,经授权人员审批才可放行。
配装眼镜过程检验规定
严格按处方单进行配装,每付出柜的配装眼镜都按GB13511—1999进行检查,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付眼镜不合格;
按标准GB10810.1-2005、GB/T14214-2003对镜架、镜片进行加工前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装配。
配镜加工过程检查的主要项目有:
1)、顶焦度允差
2)、光学中心水平偏差
3)、光学中心水平互差
4)、光学中心垂直互差
5)、轴位偏差
6)、表面质量、内在瑕疵
7)、镜片色泽互差
8)、镜片厚度
9)、镜架质量要求
10)、装配质量
11)、整形要求
4、定配眼镜应在包装上标明处方规格及生产单位或附上处方单。
5、检验合格后应附上盖有“合格”章的处方单(顾客联)方可出柜。
产品质量检验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一、对于本店采购的成品、半成品和零配件若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追溯等处理方式,不能让不合格品进入配镜第一道工序。如是供方的责任,立即退货或调换,属于采购人员失职的本店将进行严肃处理。
二、本店为顾客验光,配镜的成品,在交付之前必须认真检验。若发现质量问题,一律不准放行,应按重新验光配镜、检测、记录,合格后方准出柜,不能损害顾客利益。
定配不合格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结果与定单不符;
b、镜片表面有划伤;
c、左、右眼顶焦度不准或散光轴位不准;
d、镜片车大,镜架装头螺丝未完全吻合;
e、镜片车小,镜片易从架中脱出;
(2)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必须返工;
(3)镜片返工前先填写返工返修表,写明报废原因;
(4)重新加工镜片仍严格参照有关规定;
(5)校配
a、左右镜圈水平面平行;
b、镜圈与镜腿倾斜角度符合要求并对称;
c、镜腿高低、张开角度平行对称;
d、左右鼻垫对称。
三、本公司负责人要针对出现的不合格品,分析、查找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
产品质量检验
返工、返修产品重新检验规定
1、出柜检验不合格的配装眼镜,视情况判定其返工和报废。
2、返工产品必须进行重新检验,应重新填写产品检验记录。不合格的眼镜在填写产品检验记录表时要在“备注”栏中注明不合格情况和“返工”字样,返工产品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原处方单上加盖合格章,方可出柜。
3、不合格品的返工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产品质量检验
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1.目的:
调查分析眼镜店质量系统运作过程中不符合事项发生之原因,对于显在或潜在不合格问题采取适当的矫正与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问题的再发生。
2.范围:
凡有关质量系统中之不合格品或异常现象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均适用之。
3.权责:
3.1质量负责人对不合格品事项预防的处理和评估。
3.2纠正措施职责表:
项 目 主办 协办 依据标准 验光 验光员 ---- 进货检验 检验员 仓库/采购 GB10810.1-2005
GB/T14214-2003
加工制作 定配工 ---- GB13511-1999 初装检验 检验员 定配工 GB13511-1999 客户投诉 质量负责人 ----
3.3 预防措施由检验员提出,质量负责人签批,相关责任人员配合执行。
4.作业内容:
4.1纠正措施使用表单
4.2原因分析
由质量负责人针对异常现象进行分析,且确认责任人员。
4.2.1设备故障和设备能力
4.2.2文件的不恰当
4.2.3工序控制不恰当
4.2.4材料不满足要求
4.2.5教育和培训不足
4.2.6环境因素
4.3纠正作业
4.3.1经原因分析后,确认的责任人员应提出矫正措施及完成日期,并进行矫正作业,各相关人员有责任协助矫正的执行。因故不能按时完成,应向质量负责人申请延期。
4.3.2纠正措施完成后,由质量负责人进行追踪验证,确认结果填于相关表格上,即可结案。
4.3.2.1验证结果包括:
a.是否按期完成各项纠正措施
b.完成后是否还有类似的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