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浅析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 摘要: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并讨论了乡村旅游起源与发展,探讨了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旅游市场中的一项新产品,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关注。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此后国家旅游局分别以“中国乡村旅游年”、“中国和谐城乡游”作为2006年、2007年的旅游主题,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1.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理论和发展模式较为成熟。乡村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关乡村旅游的概念尚不统一,但都认为,地方性和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乡村”的地域范围。现代地理学解释,乡村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的地域综合体。在我国,乡村地域范围是指国家行政建制设市的城市市区以外的广大区域,包括城市郊区、建制乡镇及其它农村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和藉此存在的旅游产品不可转移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只能是乡村社区。 (2) 乡村旅游的资源。准确地划定资源的范围,是为了给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旅游业的难处,在于它提供的产品本质上是满足体验的服务,而体验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按照《旅游规划通则》中的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可被视为旅游资源,这个定义体现了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那么,乡村旅游资源的界定,笔者认为应该用开放的资源观,从地域范围看,旅游资源应该是存在于乡村;从内容上看,乡村旅游资源既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也包括了乡村传统农业劳作、乡村农耕文化及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建筑等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乡村风情,可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风土(特有的地理环境);风物(地方特有的景物);风俗(地方民俗);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乡村旅游资源应该是以乡村地域内特有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1998年,由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发起,天津市旅游局、《旅游学刊》编辑部、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黄山市委、黄山市政府联合在黄山召开了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全国学术研讨会。2002年9月,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和台湾台中的一所高校联合发起主办“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延庆的召开。这些会议和研讨为我国乡村旅游的成熟奠定了新的基础。 3.1.2我国政府的主导 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己由初期的自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自觉阶段。我国国家旅游局在1998年把该年的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为“华夏城乡游”,从而掀起了我国乡村旅游的高潮。乡村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乡村旅游在政府的主导下不局限于满足那些拥有富余金钱和时间的都市旅游者的需要,而正朝着解决贫困或者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旅游理论研究也在突破旅游业内,运用多学科相互协作探讨多领域的问题,以有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扶贫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实,旅游与扶贫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作为扶贫(反贫困)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Pro-Poor Tourism,简称PPT)(Ashley, 2000)和“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Eliminating Poverty,简称ST-EP) (Sofield, 2004)以后,有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如何促进社区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为消除贫困作出贡献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受到广泛关注[4]。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旅游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与扶贫相结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中国学者和我国政府的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旅游资源具有高密集度、高档次、高品位的优势,这样就在“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1980年代后期,国家“七五”计划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批贫穷落后、但拥有较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地区得到了国家和地方计划内资金的扶持,开始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在旅游扶贫方而取得了大而积丰收。这些地区的成功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