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石油地质学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提要】储集层和盖层是油气聚集成藏所必需的两个基本要素。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是衡量岩石(层)贮运流体能力的基本物性参数。本章在阐明了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等概念之后,重点介绍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储集岩类孔隙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最后简述了盖层的类型及其封堵油气的机制。
由第二章可知,石油和天然气生成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粘土岩、碳酸盐岩等类型的烃源岩中。那么,这些源源不断生成的大量石油储存在哪里呢?哪些岩石能作为储集油气的场所?它们为什么能够储集油气? 哪些岩石能作为盖层?它们为什么能盖住油气而不会跑掉?等等问题,就是本章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大量油气勘探及开发实践,已证实地下不存在什么“油湖”、“油河”,油气是储存在那些具有互相连通的孔隙、裂隙的岩层内,好像水充满于海绵里一样。这些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它之所以能够储集油气,是由于它们具备相对高的孔隙性和渗透性。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为盖层,它之所以能够封盖油气,是由于它们具备相对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目前所知,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储集层是各类砂岩、砾岩、石灰岩、白云岩、礁灰岩,此外,还有少量的火山岩、变质岩、泥岩等;最重要的盖层是蒸发岩类、泥页岩类等。
储集层和盖层是油气聚集成藏所必需的两个基本要素。储集层的层位、类型、发育特征、内部结构、分布范围以及物性变化规律等,是控制地下油气分布状况、油层储量及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对储集层进行改造,变低产油气层为高产油气层时,也需要仔细研究和掌握油气储集层的变化。盖层的类型、分布范围对油气聚集和保存有重要控制作用。所以,储集层和盖层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第1节 岩石的孔、渗性
地壳上的各类岩石都具有大小不等的孔隙和渗透性能。孔隙性的好坏直接决定岩层储存油气的数量,渗透性的好坏则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因此,岩石的孔渗性是反映岩石储存流体和运输流体的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石油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通常把它们称为储油物性研究。
一、孔隙性
地壳上所有岩石,甚至像花岗岩、玄武岩那样致密的岩石,都具有孔隙。广义的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有人亦称之为空隙,包括狭义的孔隙、洞穴和裂缝。其中,狭义的孔隙是指岩石中颗粒(晶粒)间、颗粒(晶粒)内和充填物内的空隙。岩石中的孔隙,有的是原生的,有的是次生;有的是相互连通的,有的是孤立的。
不同岩石的孔隙,在大小、形状及发育程度方面都极不相同。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对流体的储存和流动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根据岩石中的孔隙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1) 超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0.5mm(500μ),裂缝宽度0.25mm(250μ)。在自然条件下,流体在其中可以自由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岩石中一些大的裂缝、溶洞及未胶结或胶结疏松的砂层孔隙大部分属于此种类型。
(2) 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500-0.2μ)之间,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250-0.1μ)之间。流体在这种孔隙中,由于受毛细管力的作用,已不能自由流动,只有在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的情况下,流体才能在其中流动。微裂缝和一般砂岩中的孔隙多属于这种类型。
(3) 微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0.0002mm(0.2μ),裂缝宽度0.0001mm(0.1μ)。在这种孔隙中,由于流体与周围介质分子之间的巨大引力,在通常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流体在其中不能流动;增加温度和压力,也只能引起流体呈分子或分子团状态扩散。粘土、致密页岩中的一些孔隙即属此类型。
为了衡量岩石中孔隙总体积的大小,以表示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提出了孔隙度(率)的概念。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石的总孔隙度(率),以百分数表示:
P=[(ΣVp)/Vr]×100% (3-1)
式中P为孔隙度(率);ΣVp为岩样中所有孔隙体积之和;Vr为岩样总体积。储集岩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
从实用出发,只有那些互相连通的孔隙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不仅能储存油气,而且可以允许油气在其中渗滤。而那些孤立的互不连通的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即使其中储存有油和气,在现代工艺条件下,也不能开采出来,所以这些孔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又提出了有效孔隙度(率)的概念。
有效孔隙度(率)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米其林翻新胎介绍.ppt
- 吴学良-2010年述职报告.doc
- 计物01_matlab01_语言概述Introduction.ppt
- 数码相机存储卡数据恢复软件.doc
- 剑桥国际英语教程2Unit14.ppt
- 新课程视野下初中政治活动性课堂教学方法研究.doc
- 降世神通第1季动画台词剧本.doc
- 东双沟中心小学举办校园文化墙设计比赛.doc
- 图形的旋转第三课时(应用).ppt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名族区域自治.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