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河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推荐
柴河镇根据牡丹江市农委、牡丹江市水务局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推进沿牡丹江流域农业产业带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农口有关人员组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组,对全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走访基地和农户等形式,重点围绕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镇基本情况
柴河镇位于海林市中部偏北,距海林市42公里,北西两面与二道河子镇、横道河子镇接壤,南与新合乡及牡丹江市毗连,东与林口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80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辖一个街道办事处,三个社区,10个行政村,共有46个自然村。总人口89457人,其中林业人口62252人,地方城镇人口10673人,农村人口16532人。
柴河镇农业基础较好。全镇拥有耕地3989公顷,主要分布在平坡和半坡岗地上,多集中于牡丹江及头道河流域。多年来,农业一直以种植业为基础,以棚室和露地蔬菜、食用菌、肉(奶)牛、山葡萄等产业支撑,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 2746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895元,同比增长22.6%。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柴河镇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石,把投入、科技、信息、人力等产业要素的集中作为提高产业质量的主要手段,把延长和完善产业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根本转变。形成农业产业化,即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规模,使农业形成蔬菜、食用菌、肉牛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北药、山葡萄二个特色产业。到2011年,食用菌栽培量达到1200万袋,蔬菜棚室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肉牛饲养量达到6800头,北药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山葡萄面积达到1000亩,地瓜面积达到3000亩。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0.43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30.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1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1、特色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按照“区域布局特色化、优势产业规模化、规划建设基地化”的原则,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新型组织经营农业,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成三个产业带,即以长石、临江村为重点建成蔬菜产业带,以阳光、黑牛背、北站村为重点建成食用菌产业带,以头道、佛塔村为重点建成牛产业带。
1、食用菌产业。利用阳光、黑牛背、北站三个村地处林业腹地、木屑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地栽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按照食用菌产业发展布局,在食用菌种植发展上,我们确定以黑木耳、滑子蘑为主,兼顾其它珍稀菌种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基地建设上,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向质量的提升转变,把建设无公害生产基地作为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走先试验,再示范,后推广的路子。已初显规模。通过食用菌生产的规划和引导,发挥现有优势,重点抓好示范户和标准化栽培园区建设,通过示范户和标准化栽培园区的带动作用,增强推进工作的说服力和影响力,2011年培育栽培量达20万袋以上示范户26户,建成四个栽培量达200万袋示范园区,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7200万袋,栽培食用菌的农户达到650户,占产业带上农户的60%以上,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同时,包装项目招商引资新建一家食用菌加工企业,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公司加农户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规模经营,加快低水平的小生产模式改造,实现与大农业并轨,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对接。
2、蔬菜产业。充分发挥沿江的长石、临江、二个村土质肥沃、菜农技术成熟的优势,做强以种植西红柿为主的蔬菜产业。在该产业带上,有适宜种植棚室蔬菜面积120万平方米。我们将通过靠大联强,与海林市蔬菜村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良品种,融入其技术服务与加工销售管道,进一步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实行设施化栽培、规模化生产,发展名、优、稀、特蔬菜,实施四季常青,发展绿色蔬菜,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品种上,要有新的格局,重点要发展野生蔬菜、保健型蔬菜、观赏型蔬菜、营养型蔬菜、香型菜、反季菜,满足群众对天然资源的口味和淡季市场空缺。2011年棚室蔬菜面积发展到60万平方米,菜的农户发展到600户,占产业带上农户的50%,2012年重点建成长石、临江两个高标准化棚室蔬菜节水灌溉生产园区,现已批准立项。
3、牛产业。利用头道、佛塔二个村发展肉牛产业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强力推进以肉牛为主的牛产业。在该产业带上,肉牛年饲养量达3600头以上,已建成年出栏肉牛3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