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语言文字运
第一篇 语言文字运用 真题体验 应考链接 二、形近字 汉语中有不少形体相近的字,因为不认识或没有注意而读成与其形近的字的读音,造成误读。如“病入膏肓”的“肓(huāng)”易读成“盲(máng)”,“饮鸩止渴”的“鸩(zhèn)”易读成“鸠(jiū)”等。 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泊”字,有“bó”和“pō”两种读音,我们可以大致把动词类的读成“bó”,譬如“停泊”“漂泊”“泊车”等;可以把名词类的读成“pō”,譬如“湖泊、梁山泊、血泊”等。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如“露”字,在书面语中读为“lù”,譬如“露骨、露天、原形毕露、崭露头角”等;在口语“露头、露脸、露相、露马脚”等词语中读为“lòu”。 热身练习 技法点拨 1.细心辨读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许多汉字的读音与它声旁的读音不尽相同,对于每个形声字要分清它的读音与声旁是否一致,从而区分对待,加深印象。如“粗犷”的“犷”是个形声字,其声旁“广”的读音与整个字“犷”的读音相同。记住了这点就不会再读错“犷”这个字了。 3.掌握技巧 适当地学会一些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这类试题的能力。如在判断“强迫、强辩、勉强、强大”中的“强”读音是否相同时,可根据词语意义进行辨别。前三个词语中的“强”都有“迫使”或“硬要”之意,应读“qiǎng”,而“强大”一词中的“强”则解释为“健壮,力量大”,应读“qiáng”;有的字也可以从词性的角度去辨析,如“粘”字,用作形容词时读“nián”(粘液),用作动词时则读“zhān”(粘贴)。 还有的如组词法(在我们无法判断字的读音时可与其他的字进行重新组词,从而确定他的读音)、口诀法(自编口诀记忆形似字)、替代法(此字易记错,用另外一个同音字来替代),都应该在实际练习中熟练掌握。 4.记少推多 对于某些多音字,我们可以采取 “记住少数,推知多数”的学习方法。如“红”字,我们只要记住“女红”时读“gōng”,便可以知道大多数情况下都读“hóng”,如“提”字,“提防”时读“dī”,其余读“t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巩固与提高 *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第一节 字音 1.考点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考点阐释 汉语拼音是中考语文命题必须关注的一个考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因此,学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主要注意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字和多音字,能辨认常用汉字的习惯性错读,会辨析形似字的不同读音和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 考点扫描 3.命题特点 (1)填写题:给词语、成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 (2)选择题: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出现。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或选出所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改错题:改正所列词语中不正确的读音。(较少出现) 1.(2010 温州)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上海世(bó)(1) 会隆重开幕了!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 (cǎi)(2)___ __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这一曾经和中国彼此(yáo)(3)____ _望的人类文明盛事,将隆重写入中国历史。她饱蘸底蕴深厚的“中国红”,演绎一个(xuàn)(4)________丽多姿的中国传奇。 博 采 遥 绚 2.(2010 杭州)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归咎(jiù) 阔绰(chuò) 人迹罕至(hǎn) B. 蹒跚(pán) 阴晦(huì) 忍俊不禁(jìn) C. 拮据(jū) 倜傥(dǎng) 义愤填膺(yīng) D. 悲怆(cāng) 猝然(cù) 颔首低眉(hàn) [解析] B:“禁”读“jīn” C:“傥”读”tǎng” D:“ 怆”读“chuàng” A 3.(2010 长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妖娆(ráo) 愧怍(zà) 中流砥柱(dǐ) B. 惬意(xiá) 荫庇(yìn) 相形见绌(chū) C. 点缀(zhuì) 潮汛(xùn) 孜孜不倦(zī) D. 静谧(bì) 追溯(shuò) 问心无愧(kuì) [解析] A:愧怍(zà) 改为(zuò) B:惬(xiá)改为(qiè) D:静谧(b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