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酞酸二乙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CAS:
84-66-2
中文名称:
酞酸二乙酯
英文名称:
Diethyl-o-phthalate;Diethyl phthalate
别 名: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酞酸乙酯
分子式:
C12H14O4;C6H4(COOC2H5)2
分子量:
222.23
熔 点:
-40.5℃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12;
蒸汽压:
16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微有苦味,无臭
危险标记:
用 途:
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纤维素的溶剂及用作塑料和合成橡胶等的增塑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本品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 急性毒性:LD508600mg/kg(大鼠经口);6172mg/kg(小鼠经口);LC507510mg/m3(大鼠吸入);4890mg/m3(小鼠吸入) 胚泡植入后死亡率提高,对胎儿有毒,对胎儿肌肉骨骼系统有影响。 在环境中的迁移: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来说,水解作用、挥发作用和光解作用都不是它们的重要反应过程。据估计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水解半衰期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酯的3.2年到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的2000年不等。由于其较低的蒸气压,它们的挥发损失是很小的,或者几乎没有挥发损失。尽管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并邻苯二甲酸酯类光解作用的报道,但根据其在紫外光、可见光范围内没有光谱吸收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它们是很难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实验研究表明,生物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有富集作用,这一结论被现场研究的结果所证实,因为实验者发现水生生物体内有明显的该类化合物的残留物。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EPA606法);色质联用仪(EPA625法)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空气中:样品用过滤器收集后,用气液色谱法测定。 5.环境标准 美国(1982)职业环境空气中阈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值:5mg/m3;短期接触限值:1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焚烧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面具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