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绿色化学化工技术12.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化学化工技术 彭桂花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绿色化学化工技术 催化技术 生物技术 微波技术 超声技术 膜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催 化 技 术 正催化剂 负催化剂 形成势能较低的活化配合物,改变反应的历程 催 化 技 术 化学催化 均相催化 多相催化(非均相催化) 生物催化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不对称合成用催化剂 沸石分子筛择形催化 固体碱催化 石墨催化剂 电催化 催化技术 生物技术 微波技术 超声技术 膜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社会服务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生物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易于实现清洁生产,而且可以实现一般化工技术难以制备的产品。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微生物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 也称遗传工程,主要是基因重组技术,按照人们的要求将目的脱氧核糖(DNA)片段在离体条件下用工具酶剪切、组合和拼接,再将其引入宿主细胞复制和表达,达到改造生物特性,生产所需产品。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包括细胞融合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动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以及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所谓细胞融合技术是人为地将两种不同的生物细胞用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使之直接融合,从而产生能够同时表达两组亲本有益性状的杂种细胞的技术。 酶工程 酶是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工程包括酶源的开发、酶的提取和纯化、酶和细胞的固定化、酶分子的改造和化学修饰、酶分子的人工设计等。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催化效率高 反应选择性好,大多数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酶反应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控制容易,副反应少,环境污染小。 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发酵工程包括菌种的选育、菌种的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及微生物的利用等;也包括生物化学工程,即生化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生产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控制,以及产物的分离和精制等。 因此,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现代化的工程技术进行工业生产的新技术体系。很显然,只有通过微生物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才能使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催化技术 生物技术 微波技术 超声技术 膜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微波技术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即波长lm—lmm)范围的电磁波,位于电磁波谱的红外辐射和无线电波之间。 微波直接作用于化学反应体系而促进各类化学反应的进行,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微波化学;微波与气态物质的作用,使气体先转变成等离子体,进而在各种化学反应中加以利用,即微波等离子体化学。 微波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理论解释 微波的致热效应:微波是一种内加热,加热速度快,只需外加热的1/10—1/100的时间即可完成;受热体系温度均匀,无滞后效应,热效率高。 电磁场对反应物分子间行为的直接作用,改变了反应的动力学,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微波对化学反应体系不产生污染,微波化学技术属于清洁技术。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微波应用于有机合成,由于能大大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缩短反应的时间,特别是以无机固体物为载体的无溶剂的微波有机合成反应,操作简便,溶剂用量少,产物易于分离纯化,产率高。 微波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烧结合成 水热合成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 在低温低压下采用微波增强金刚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Seino和Nagal采用MWPCVD法在Si基质上制备出金刚石膜。制备条件:微波源功率500W,CH4/H2混合气体压力4kPa,CH4浓度为0.1%(体积)。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下,金刚石膜的杨氏模量为891GPa。 微波烧结 微波烧结炉 微波烧结是从20 世纪发展起来的新的陶瓷烧结技术,利用微波能使陶瓷材料实现高温烧结。 它具有整体加热、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加热效率高、安全卫生无污染等常规烧结无法比拟的优点。 已成功制备出Al2O3 、ZrO2 、SiC、Si3N4 、AlN 、PZT 及PTC 等陶瓷材料。 微波烧结Al2O3 / SiC 纳米复合陶瓷的研究 已采用了常压、无压、热压及等离子体等烧结方法制备了性能比较优异的Al2O3 / SiC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其强度和韧性都有显著的提高 但利用微波对Al2O3 / SiC 纳米复合陶瓷材料进行烧结却没有太多公开的报道。 取一定量的Al (NO3 ) 3 溶液,加入2 %~5 %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