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精品

摘 要 一位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在于他能够令大家引起共鸣。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如行云流水,娓娓而谈,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独具魅力。通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那平民、通俗化的语句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又折射出达观、超脱的精神风貌。本文试图从汪曾祺的散文特点,对汪曾祺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汪曾祺 散文 特点 现实意义 目 录 一、汪曾祺及其作品综述……………………………………………4 (一)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4 (二)……………………………………………5 二、汪曾祺散文的特点………………………………………………5 (一)平民化、趣味性………………………………………………5 (二)散文中的文化意蕴……………………………………………6 (三)达观、超脱的人生理念………………………………………7 三、汪曾祺散文的现实意义…………………………………………8 正如汪曾祺在《蒲桥集·自序》中所说的:“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可是,就是这么“捎带脚”,却“带”出了一系列韵味无穷,齿颊留香的散文小品。而其作品《蒲桥集》的封面上就有汪曾祺自己写的广告文字:“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在这个浮躁,他的滋味确是近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汪曾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他的小说,展示了健康的人性美,同时对人性的丑恶进行了嘲弄式的调侃;与小说相比,他的散文却如云似水,具有鲜明的流动美与抒情感,洋溢着浓厚的生活味儿,阅读他的散文,就读一首诗,赏画,风格散漫、飘逸,他的作品间也流露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被后人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出身,精通诗书琴画的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并最初将东方艺术的精神传递给他” 这“不大”,“不小”正是儒家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和标尽。在此文中汪老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翠湖的美,也展现了他温和的人文理想与审美观;而在《跑警报》中,他透过这篇描写抗战时期联大师生“跑警报”的情形,向大家表达了这样一种人生理念: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在文人心目里,故乡永远是难以割舍的情节与绻恋。汪曾祺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真谛,对于故乡,他是满怀挚爱之情的,这一切,在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如《故乡的食物.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迪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故乡的一切,在游子的眼里实在是太熟悉、太热爱了,以致于在咸鸭蛋这样琐碎的事物中,他都能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来描绘。其实,这并不仅仅代表了他对故土的留恋,而是由此烘托出他那雍容、悠然的士大夫心态,这是一位真正经历过心灵磨难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达观、超脱的人生理念 人的一生,难免会碰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工作上的,学业上的,婚姻方面的……当我们面对这一切时,该如何应对?又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困难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麻烦而消失,要想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真的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汪曾祺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达观、超脱。如果说汪氏的作品如水,那么,他“滋润”读者的终级目的就是提供文化的休息。而这种“文化的休息”的内涵:一是带有文化气息的,二是健康的,三是悠闲的。 汪曾祺曾经被划为右派,也曾被下放到荒漠之中。这样的遭遇,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更何况是一个文人,一位作家。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始终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看待这一切。这也可以在他的散文中得到体现。当农业研究所要派他到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去画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他很得意地说:“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他每次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全部画完后,就把马铃薯埋进牛粪火里烧烤,熟了就拿出来吃掉。也正是有了这种心态帮助汪曾祺度过了那段极为无聊的时期。熔铸传统的揉面艺术——论汪曾祺散文中的和谐美个人经历、天文地理、民情风俗、饮食男女、街头巷议、人生世相、文坛曲艺等等无不可以入文汪曾祺曾说过,“一个作品写出来放着,是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