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目前的粮食形势教案
中国目前的粮食形势
中国靠自己养活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中国拥有世界21%的人口,却只有世界9%的耕地。中国最肥沃的土地要依赖灌溉,因而易受水污染、洪水或干旱的威胁。中国水资源相当匮乏,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干旱的北方”——长江流域以北所有地区有中国2/3的耕地,却只有全国1/5的水量。即便加上“湿润的南方”,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使得中国有更多财力从国外购买粮食,但粗放的增长模式也为粮食生产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隐患。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从前是鱼米之乡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在,珠江三角洲一半的粮食要靠其他地区调入,而长江三角洲勉强能够自给。收入的增长也导致人们转向食用更多的动物蛋白,而动物蛋白的生产更耗费资源。压力在不断增加,中国的粮食价格和其他国家一样也在不断攀升。
?
?尽管如此,中国的粮食仍然可以算作自给自足的。在最近十年中,每年人均粮食产量在333.29公斤(2003年)至411公斤(1998年)之间徘徊,平均达到人均380公斤。一部分粮食如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大部分依靠进口,但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如大米、小麦和玉米绝大多数靠国内种植,进口的数量不到总消费量的5%。由于这种粮食上的自给自足,尽管肉蛋奶等高端食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引发民众抱怨,但大米小麦等大宗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7年粮食的平均价格仅上涨10%,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大米和小麦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少,而玉米和大豆上涨了15%-25%。2008年第一季度,大米仅上涨了3.5%;与此相比,单是2008年三月份的最后一周,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每吨580美元涨到760美元,飙升了31%。中国政府和往年一样储备了大量粮食。2008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透露,政府储备了1.5亿到2亿吨粮食,这相当于全年粮食消费总量的30%-40%。这一数字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全球粮食储备提出的17%-18%的安全线。仅大米一项,储备量就达到4-5千万吨,这使得中国在国际大米市场的持续混乱中能够独善其身。
?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要担心如何养活中国这个问题呢?在可见的将来,除了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外,应该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中国的粮食安全。像全球变暖这样的长期威胁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显现,但强劲的经济和技术进步不是应对这些威胁的最好防范吗?
?
?事实上,中国现在必须担忧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了。随着化肥和杀虫剂创纪录的使用以及水土的流失,粮食产量很可能会萎缩,与此同时,需求却在不断增长。不断上升的能源价格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也威胁到粮食生产者的收益率。近些年,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学者们提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战略,一个强调国内粮食安全,另一个是依赖国际市场。现在是到了吸取一些教训,并规划未来的时候了。
?
?立足国内的粮食生产
?
?中国的粮食生产历经起伏。数十年来,政府以牺牲农村发展为代价鼓励沿海地区出口工业的发展。但是,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保证了粮食的供应。从1994年到1998年,中国连续5年获得粮食大丰收,每年粮食产量超过5亿吨。粮食价格下降了,粮价的下跌以及多年来对农村地区的疏忽导致了粮食的大减产。2003年人均粮食产量只有333公斤,比1998年下降了20%。国家粮食储备下降到不足年粮食消费总量的30%,这也是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粮食减产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政府重新开始鼓励粮食生产。政府规定了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并且确保由国营粮库进行支付。政府增加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人们逐渐讨论所谓的“三农危机”(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个词涵盖了中国农村的诸多问题,包括收入停滞不前、公共服务减少、地方政府人浮于事、腐败蔓延、社会资本减少、环境恶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增加。现在,“三农危机”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对这一危机的讨论使得政府的农村政策在过去5年间从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模式更多地转向了“凯恩斯主义”模式。2005年政府取消了农业税,并对农村发展的投资每年以25%-30%的速度增长,其中大部分用于免费的初等教育和农村卫生保健的重建。
?
?虽然这些政策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但是不可否认它们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一些四处流动的农民工终于不再把在家乡生活看得那么可怕,在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时候返回家乡。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的血汗工厂切实经历了劳动力短缺(所谓“民工荒”),这是二十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另一方面,粮食产量回升,2007年达到了5亿吨。实际上,2007年中国粮食生产还出现了一定盈余,出口的粮食比进口多出700万吨。为了在最近国际市场粮价上涨期间稳定国内的粮食价格,中国政府于2007年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