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工程专业CDIO二级项目
项目设计说明书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项目名称 : 通信系统仿真
题 目 : 数字通信系统仿真—采用2ASK调制和hamming码技术
专业班级 : 通信工程10- 1班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设计周数 : 1周
设计成绩 :
2013年1月11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内容 2
3.课程设计要求 2
4.项目设计正文 2
4.1 2ASK调制原理 2
4.2 2ASK解调原理 5
4.3 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 6
4.4 2ASK抗噪声性能分析 7
4.5 hamming技术 8
4.51编码原理 8
4.52译码与检错、纠错原理 9
4.6 2ASK的matlab编码程序 11
4.61 程序结果 14
5.项目设计总结 15
6.参考文献 16
1.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有关2ASK调制与解调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我们进行独立工作习惯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掌握 2ASK 解调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了解线性调制时信号的频谱变化。理解 2ASK 的调制认识和理解通信系统,掌握信号是如何经过发端处理被送入道然后在接收端还原会画出数字通信过程的基本框图,掌握数字通信的2ASK调制方式,学会运用来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0、1序列组成,发送0符号的概率为P,发送1符号的概率为1-P,且相互独立。该二进制符号序列可表示为
其中: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以看出,2ASK信号的时间波形e2ASK(t)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所以又称为通断键控信号(OOK信号)。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如图2 所示,图(a)是采用模拟相乘的方法实现, 图(b)是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实现。
由图1 可以看出,2ASK信号与模拟调制中的AM信号类似。所以,对2ASK信号也能够采用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其相应原理方框图如图3 所示。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如图4 所示。 ?
图2-1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
2A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由于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列是一个随机过程,所以调制后的二进制数字信号也是一个随机过程,因此在频率域中只能用功率谱密度表示。2ASK 信号功率谱密度的特点如下(1)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构成连续谱由信号g(t)经线性调制后决定离散谱由载波分量决定(2)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基带脉冲波形带宽的二2ASK 信号功率谱密度,设的功率谱为,s(t)的功率谱为。
则 ,
,。
图2-2 2A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示意图
在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中,载波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这种调制的方式有两种:(1)相乘法:通过相乘器直接将载波和数字信号相乘得到输出信号,这种直接利用二进制数字信号的振幅来调制正弦载波的方式称为相乘法,其电路如图所示。在该电路中载波信号和二进制数字信号同时输入到相乘器中完成调制。所示图相乘法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4.3 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
设正弦波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后的信号为
其中,白噪声的取值的概率分布服从高斯分布。
MATLAB本身自带了标准高斯分布的内部函数。函数产生的随机序列服从均值为,方差的高斯分布。
正弦波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后的信号为
故其有用信号功率为
噪声功率为
信噪比满足公式
则可得到公式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方便的设置高斯白噪声的方差。
4.4 2ASK抗噪声性能分析
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是指系统克服加性噪声影响的能力。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加性噪声可能使传输码元产生错误,其错误程度一般用误码率来衡量。
非相干解调的误码率
非相干接收时的误码率为:
(7)
其中 为解调器的输入信噪比。
当信噪比r1时,
(8)
(2)相干解调的误码率
相干接收时的误码率为:
(9)
其中为解调器的输入信噪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