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当中,对温度的检测、实现自动恒温控制有着非常重要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例如大型火力发电站锅炉的温度控制、石油炼油厂油温的控制等。为了加深对自动控制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控制理论的理解,以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为契机,设计了一个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温度传感器DS18B20、加热杯、LM1602液晶、STC89C52单片机、按键等部分组成,控制算法为二维PID算法。恒温温度可以自行设定,经过测试,恒温温度为70℃时,最大超调为8.42%,稳态误差为-0.7℃;恒温温度为90℃时,最大超调为4.78%,稳态误差为+0.1℃,取得了较好的恒温效果。
关键词:DS18B20,MC14433芯片,STC89C52单片机,LM1602液晶。
1、选题背景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温度的检测与控制始终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一般的温度控制系统其主要构成部分有以下几部分:被控对象、温度信号采集与转换模块、显示模块、执行模块、自动控制模块、按键等。关系如图1.1:
图1.1 温度检测装备的组成结构
在此,我选择了《温度测量及其恒温控制》作为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课题。在该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不但结合经典的PID控制算法的优势;还增加了死区控制,平均滤波、限幅消抖、抗积分饱和等措施抑制非正常情况的发生;此外,控制算法还采用了二维PID算法的优点,加快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经过实际测试,采取的措施能够很好地抑制非正常情况的发生,系统的响应速度、稳态误差、超调量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2、方案设计及其论证
2.1 温度信号的采集及AD转换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一般温度检测与转换转换有以下两种方案:
2.1.1方案一
采用模拟类温度传感器,比如LM45、AD590、铂电阻等。增加适当的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以后,就可以将温度信号送入单片机。然而,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
2.1.2 方案二
采用数字类温度传感器,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独特的接口,只需要一条线通信
2.2 控制模块
2.2.1方案一
采用快速单片机,比如STC12C5A32S2、ATmega16、W77E58等。以ATmega16为例,ATmega16单片机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 位CMOS微控制器。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时钟周期指令执行时间,ATmega16 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 MIPS/MHz,
2.2.2 方案二
采用普通单片机STC89C52。STC89C52单片机片内有8KB的EPROM和256B的RAM,程序通过串口下载,十分方便。在晶振频率为12MHz的情况下,单指令仅需1us,完全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另外,该单片机价格便宜,仅5.8元/片,故采用此方案。
2.3 显示模块
2.3.1方案一
采用7段式数码管。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七段式LED数码管,价格也较为便宜,单个的数码管仅0.8元,4位的数码仅2.6元;不过采用数码管作为显示时,需要增加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成本在8元左右,另外,数码管只能显示一些简单字符以及数字,而在本设计中,需要显示大量信息,比如:实时温度、PID参数、设定温度等,采用数码管会大大增加程序的复杂度,并且还会对单片机的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其性价比较低。故不采用此方案。
2.2.2 方案二
采用LM1602液晶显示。LM1602液晶的市场价格在15元左右,可以与单片机直接连接,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驱动电路,它可以显示所有的ASCII字符。另外可以同时显示32个字符,电路设计简单、功耗较低、性价比高、软件复杂度低。故采用此方案。
2.4 驱动模块
2.3.1 方案一
采用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有三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隔离(耦合)和输出电路。按输入电压的不同类别,输入电路可分为直流输入电路,交流输入电路和交直流输入电路三种。逻辑电路兼容,耐振耐机械冲击,安装位置无限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霉防腐蚀性能,在防爆和防止臭氧污染方面的性能也极佳,输入功率小,灵敏度高,控制功率小,电磁兼容性好,噪声低和工作频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接口设备,调温、调速、调光、电机控制、电炉加温控制、电力石化、医疗器械、金融设备、煤碳、仪器仪表、交通信号等领域
2.2.2 方案二
采用双向晶闸管。市场上双向晶闸管的种类很多,比如BTA06、6N60A等。在本设计中,采用双向晶闸管BTA06,每片仅3.5元,可以使设计成本大大降低,配备以驱动电路后,总体设计成本也不超过9元;另外,采用双向晶闸管BTA06的硬件设计也较为简单,故采用此方案。
3、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功能
该系统能够实现测量-25℃~125℃的温度并予以显示,精度为0.625℃,准确度0.5℃。能够实现在0℃—9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家政基础》 项目六 现代家庭安全.pptx
-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必3 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ppt VIP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doc VIP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pdf VIP
-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车间环氧乙烷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 VIP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临床常用200种常用中药饮片排名.docx VIP
- 德力西850W交流角磨机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完整升级版】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