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课《战争与和平》.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战争与和平》

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恶梦般的伴随着人类。无论胜利与失败,都充满了杀戮与苦难。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痕迹,留在画面上的图像,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都是人们对逝去的生命的恒久纪念,更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美术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么一件浩大的人工工程,它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什么? 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在艺术当中,我们一直寄托着这种良好的愿望。画家是这样,我们也一样。 * * 思考: 你知道那些美术作品是反映战争歌颂和平的? 《开国大典》《怒吼吧中国》《刘胡兰就义》《兵马俑》等 秦 兵马俑 典型的中国雕塑风格,不求细节的细腻逼真,追求人物的气质与神态是带有意象化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原爆图》 日本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夫妇历时32年创作的著名组画《原爆图》是二战之后反对战争以及核武器的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为此,赤松俊子曾获得了1952年的世界和平奖。 原子弹灾害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军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当时,丸木位里的老家就住在广岛距离爆炸中心仅4公里的地方,当丸木夫妇赶赴到广岛时,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被炸成粉末一样的瓦砾、蓬乱的电线、烟雾、火焰、尸体和令人窒息的恶臭的空气,活着的人们在疲惫地走动着。房顶没有了,整个房子歪斜着,柱子折断了,窗户和玻璃都被打破了……人们一个接一个死去。血、脓和从人体里流出来的油脂凝粘在地板上。尸体排列在外边,等待着家属们来认领,从溃烂的脸上辨认不出他们究竟是谁……” 《原爆图》是日本画家对战争的呈现和反思,它以艺术的语言将悲惨的战争历史,刻画得深刻而尖锐。它呈现了对尸体的恐惧、废墟的荒寂、燃烧的炽热、呻吟的痛苦、生存的疲惫……这些悲剧的因素,给人以难以回避的震撼力——对于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出自日本画家之手的对于战争的反思作品,意义远超于艺术之上。它是二战之后反对战争以及核武器的最重要的艺术作品, 弥散的硝烟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达维特 法 《1808年5月3日的屠杀》 戈雅 《内战的预感》 达利 1937年,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进行试验性的轮番轰炸,是震惊世界的惨案。就在这前一年,达利便已敏锐地预感到西班牙内战的来临,便立即创作了这幅《内战的预感》。 画家运用细腻的笔法画出了被肢解的人体,用人体贯连构成框架式的结构充满画面,用蓝天白云作背景,表明这一罪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画家以此象征战争的恐怖和血腥,就像一场血肉横飞、尸骨四迸、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梦。 《内战的预感》,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依据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它的重要特点是以写实的手法或近乎抽象的手法表现人的潜意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或是荒诞的情景,或是奇特而又近乎抽象的画面。 《内战的预感》属于前一种手法。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满了地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像人做噩梦时所呈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景。这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作品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控诉。 战争发生以前 战争的结果 战争的预感 战争发生以后 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领导人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是表现战争题材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纳粹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谴责和抗议。毕加索他那潜在的变现主义再次迸发出来,线条扭曲着,膨胀着,激情在奔腾驰骋,这便是《格尔尼卡》。 《和平鸽》 你知道吗? 谁是和平鸽的创造者?是什么时候正式被称呼为和平鸽的? 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欣然挥笔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当时智利的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叫做和平鸽,由此,鸽子才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和 平 万 岁! * *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