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讲座7-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座7-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

讲座六 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 和行为特点 一、中国旅游消费整体情况 1、消费总量大,旅游消费正处于高速成长期,虽然人均消费水平偏低,但提高迅速。 2、旅游消费城乡差异明显。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4年约1200美元,一些地区已经超过8000,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4年全国国内居民出游11亿人次,人均消费427.5元人民币。其中城镇居民出游率126.6%,人均消费731.8元;农村居民出游率68.7%,人均消费210.2元。 3、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模式地区差异较大。 4、从全国范围看,旅游消费全年比较平均;但从各地具体情况看,旅游消费季节性明显,旅游黄金周、暑期成为全国旅游旺季;周末、节假日形成小高峰。 5、团队包价旅游仍占主要地位,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客旅游、自驾车旅游、和小包价(自助游)发展迅速,在局部地区有赶超团队旅游的势头。 6、出境旅游需求旺盛,但处于“压抑-释放”过程中的特殊消费阶段。 出境旅游将持续增长但仍属高度参与购买,购物占全部旅游消费支出50%以上。 与全家共同出游和与部分家庭成员出游的合计比重达到50%以上。 26-45岁游客占2/3。 亲戚朋友的介绍和报刊介绍是影响旅游决策选择的主要因素。两者占决策信息的80%。 “崇拜心理”导致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高位”预期。 自我实现、分享家庭快乐、最大化的差异性文化体验是三个最直接的出游动机。 在未来目的地选择上,最受中国公民偏爱的目的地分别是: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但现阶段旅游目的地实际选择上,东南亚仍是首位。 价格是潜在消费者的重要决策因素。 出境旅游的目的将从纯观光向休闲度假发展 现阶段公费旅游仍占较大比重,中国公民出境市场的消费存在“虚高”的现象。但随着自费旅游的迅速增加,消费将回归理性水平。 中国人海外旅游高消费全球瞩目 外国人深感震惊 2005年07月08日1043   作者: 邹康  转自: 北京青年报   中国新贵讲名牌,用名牌,吸引全球奢侈品业者的眼球。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国际顶级时尚品行业峰会”,请来了世界顶级品牌的大人物谈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前景。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名牌消费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和变化。   女性奢侈品市不断扩张   JP摩根公司奢侈品行业研究员弗罗盖(Melanie Flouquet)说,中国奢侈品的女性市场如今占了45%。而在两年前,男性市场占据了75%。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男性越来越不爱买名牌货。相反的,中国的奢侈品行业仍在不断增长。预计再过五年,全球的奢侈品行业增长将有20%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弗罗盖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国际顶级时尚品行业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说,中国奢侈品市场向来由男性产品为主,例如早期进驻中国的阿玛尼(Giorgio Armani)西装和卡地亚(Cartier)手表,不过近年皮革产品与女性时装市场也正迅速扩大。   非理性消费向理性消费过渡   广告公司Added Value全球客户总裁麦高文(Paul McGowan)指出,和欧陆奢侈品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之前很少对有关产品进行了解。欧洲消费者关心所买的奢侈品是否物有所值。   南京西路一家名表专卖店的销售主任反映,他经常接触到有意购买手表,却不认识该品牌的当地顾客。他们最常询问的就是该店的表是否属于“十大名表”之一。他说:“对这一类顾客而言,买名贵手表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要价格够贵就行了。”   但这也只不过是个过渡阶段。随着对产品知识的积累,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精明。JP摩根公司奢侈品行业研究员弗罗盖说,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对名牌商标的重视转移到风格的追求。   海外高消费引起全球瞩目   据澳大利亚旅游部门统计,自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内地赴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数超过10万人,居各国之首,而购物出手也越趋大方,让澳大利亚人深感震惊。统计数据表明,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在澳大利亚人均消费约2200美元,而原来一直视为阔绰游客的日本人仅为712美元。相比之下,中国人在澳洲的消费三倍于日本人。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中国内地每年拿旅游签证到日本观光的人数约4万人,加上商务考察和留学等,每年赴日人数约45万人。出于消费增长的考虑,日本政府近期又推出新计划,计划在2010年,要吸引300万中国人到日本消费。而在这之前,欧洲20多个国家也对中国开放旅游市场,欧洲人看重的也是中国人的钱包。事实上,现在中国人在海外购物的高消费,已引起全球瞩目。 二、周末休闲度假与黄金周旅游消费特点 短线与长线 一点与多点 理性消费 准备时间与购买行为 对住宿、饮食的要求 三、自驾车旅游消费特点 空间距离 目的地的选择 家庭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