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推荐
护理对策: 1、消毒隔离 2、饮食营养 3、口腔护理 4、皮疹护理 *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无症状带毒者 2、传播途径: 可通过人群密集接触进行传播,咽喉分泌物 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通过污染日常 用品进行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3、易感人群: 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 预防措施: 一、个人防护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时洗 手,不要喝生水及冷的食物,避免接触患儿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换尿布及处理粪便 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应充分清洗。 * 4、本病流行期间不易带儿童到人群密 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 行就诊。 * 集体单位预防措施: 1、室内场所要保持通风 2、每日对个人卫生用具、玩具等进行清洗 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人要戴手 套,清扫完毕后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以及桌椅等物 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 5、教育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患儿及时采取送诊,居 家休息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进行 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 * 公共邮箱:lyjklbk@163.com 密码* 试题答案 AABDB BACAA * 临床表现: 1、该病的潜伏期为8–30天,一般为18天 2、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 佳、咽痛、恶心、呕吐、全身酸痛 3、最显著特征为腮腺肿胀 * *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2、生殖系统并发症 3、其它 *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 (二)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三)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 治疗原则: 1、一般护理 2、对症治疗 * 预防提示 1.本病可预防,近年国内外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效果较好,人血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预防均无效。 2.本病目前虽尚无特效疗法,但通过积极的对症支援和中医中药治疗,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者外,大多预后良好。 3.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对高热头痛明显的患者,不应迷信土医生的局部治疗,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 预防管理 (一)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二)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三)自动免疫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近年国外报道使用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降低了腮腺炎的发病率,但疫苗所致腮腺炎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 * 临床表现: 1、该病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2、起病急,发热、三痛症状、全身症状、 三红症状 3、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 的出血点或瘀斑 4、随病情发展,症状加重 * 并发症: 1、腔道出血、颅内大量出血及胃肠道出 血可导致休克,预后严重。 2、心功能不全、肺水肿 3、呼吸窘迫综合症 4、并发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真菌 感染等 * 治疗原则: 1、发热治疗 2、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3、少尿期治疗 4、多尿期治疗 5、恢复期治疗 6、并发症治疗 *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毒可通过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YY_T 0316-2016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pdf
- 猪肉部位分割图.doc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二单词表.doc VIP
-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erp培训课资料课件.ppt VIP
- 2025四川广安前锋区选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脑积水患者的护理PPT参考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