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贯穿在诗歌教学中.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贯穿在诗歌教学中

“读”贯穿在诗歌教学中 泸州十中 王天华 刚拿到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时,一看:总共6个单元,其中有三个单元就是诗歌。说明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但怎样做才让学生对诗歌感兴趣,并让他们理解诗歌的涵义,并有创作诗歌的冲动,真正达到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呢?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也曾说:“文章要靠读才能明其言,晓其义,悟其旨,得其辞,体其境。”再看诗歌单元要求:“学习本单元,要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的节奏。”对了,何不把读贯穿在诗歌的教学中呢?于是在整个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方法的读来吸引学生,既不枯燥,也不留于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美,体会诗歌的意境,也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诗歌水平。现在,我将把读怎样贯穿在教学诗歌的过程谈一下: 示范美读。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让学生身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因为美读为了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好了头,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学生自然而然被吸引,因此,要在教学之前创造良好的朗读气氛,就要特别重视范读。我根据各篇文章内容而采取不同方式范读。(1)教师范读:教师尽量表情达意读,创造良好的朗读气氛;能背诵的诗歌,教师最好背诵,这样让学生感到此诗的优美,并体会到此诗的优美,并体会到此诗的重要性。教师是背诵活动的示范者,教师的背诵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躬亲示范为学生做好表率。如:《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难背的诗篇,我都是在能背诵的情况下,给学生示范朗诵。(2)学生范读:鼓励朗读好的学生尽情读,让他们起到带头作用,这样的效果是既能锻炼学生,又能鼓励和带动其他学生,这一点不能忽视。如近体诗和词,学生朗读起来难度不大。(3)录音范读:让学生体会一下优美的读给人带来的美感,尤其是那些有名的朗读家精彩的范读,更吸引学生。(4)配乐范读:配上音乐,借音乐家的手指传达各种微妙的感情,意在使学生通过想象领略其音乐美,进而进入诗的意镜。悠扬的乐曲声中精彩的诵读,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比如如《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 总之,范读是使学生通过听去感知,把学生导入“意会”的境界。 指导朗读。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读的方法和技巧上给予指导,如何做到抑扬顿挫,高、低、缓、急,如何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达到二者的融合。要让学生走近诗人、走进诗歌,把“人之文”读为“我之文”。走进诗歌,就能感受境界。如教学《琵琶行》时,要求学生读出本诗的意境美,音韵美,除了内容上准确把握外,还要把握诗人白居易的心境。教师指导他们诵读技巧,处理好停顿与抑扬。诗的开头,要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读出萧瑟凄凉的气氛。而读完“忽闻水上琵琶声”后,则要作稍长的停顿,给出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第二段开头“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要轻读,读出诗人的关切,体贴。本段描写音乐部分共14句,要读出音乐的相应旋律,“大弦”以下的前4句要读得急切而轻快;“间关”以下2句即5、6句语速放慢,但要流畅;“冰泉”以下4句即第7句至10句要小声读,为下面4句的高潮蓄势;“银瓶”以下4句即第11句至14句是高潮和终止,要读得高亢,紧张,热烈,读完后顿一顿,然后稍轻稍缓地读出环境描写的两句:“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段是琵琶女自诉身世,要读得快慢适中,如同琵琶女在娓娓地诉说自己过去的欢乐和现在的不幸。第四段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句,要读得慢些,沉重些,像诗人在叹着气说话。接着的六句是铺垫,可轻读。“其间”以下六句是诗人叙述自己的遭遇,气氛凄凉,孤寂,郁闷,要读出叹惋之声。“今夜”四句是向琵琶 提出请求,要读得恳切。末段的最后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读出“余音绕梁”之效,上句读完后稍稍延长停顿,再缓缓读出下句。后面这几段更是要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人,才能更容易理解诗人与琵琶女同命相怜的心境。 理解朗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必须理在先,然后谈到传出情感与畅发感读”“外因只有通过内因的内化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把所读的方法内容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关键的关键。如:在教学《离骚》时,先让学生讲讲关于屈原的故事,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也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读课外读到的屈原诗句,教师介绍屈原和《离骚》,让学生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在指点难字难音,难词词义,对课文了解以后再读,最后边讲含义又边读,这样使学生在读中领会,也在领会中读出诗的意境,读出屈原来。 开展背诵活动。诵和读是分不开的。“读 ”,《说文解字》谓之“诵书也”。诵读能在感知语言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