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troop实验的实验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troop实验的实验报告

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 程莹 、胡莹莹、张护军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 246052) 摘要:本实验采用EP2004实验台、EPT801速示仪及测试卡片4套即12张进行STROOP实验,考察念字和命名两个认知过程。结果发现人们对字的加工快,而对颜色的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到颜色的干扰。 关键词:STROOP实验 认知过程 念字 命名 引言 在经典的STROOP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些由不同颜色书写的颜色词,单词的颜色可能与单词本身的意义相一致(如红色的“红”),也可能不一致(如红色的“绿”)。另一种任务是命名单词的颜色。当单词的词义与单词的颜色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会明显长于一致时的反应时,这种效应成为STROOP效应.[1] 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即人们在对颜色和字义加工过程中存在语义加工优势现象。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它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是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用一年级小学生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字义的加工是一种自动加工,速度较快,而颜色的加工是一种需要注意的加工,速度较慢。至于一年级小学生是由于识字不多,故无这种对字义的自动加工现象,所以才未发现这种现象。麦克劳德(Mecleod)在1991 年总结stroop 效应(斯特鲁普效应)发生机制的5种理论或模型。像早期的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赛马理论)、自动化理论、知觉编码理论、Logan 的平行加工模型、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出现时间的最早,它认为人们对刺激的两个维度(字词和颜色)加工是平行的,而加工速度不同。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所以字词首先得到加工。当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 2.4.2 第一次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 汉字是什么颜色,你就用优势手按2号反应盒上相应的颜色键,而不要管那个字的内容是什么。反应越快越好。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然后点击下面的 “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第二次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请你使用2号反应盒对呈现的汉字准备反应。汉字一旦出现,你就大声念出这个字, 同时根据汉字的颜色用优势手按相对应的颜色键。反应越快越好。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按反应盒上任意键,实验就可以继续。 2.4.3 第一次指导语后,被试根据要求对呈现的汉字作出相应反应, 直至弹出休息对话框。倒计时3分钟休息结束,第二次出现指导语,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后按任意键,实验即继续。被试按指导语要求反应,程序记录第二次实验时的反应时。如果反应错误, 该次实验无效,程序自动补足。 2.4.4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3.结果与分析 表1 stroop实验数据表 编号 性别 第一组 第二组 A组 B组 C组 D组 A组 B组 C组 D组 1 男 414 580 516 515 659 1030 862 1220 2 男 541 536 506 622 434 487 521 512 3 男 497 516 494 521 498 408 447 531 4 男 595 572 852 594 611 571 406 508 5 男 660 724 720 745 1345 1440 1801 1889 6 男 785 937 906 994 932 1470 1697 1351 7 男 744 746 820 729 747 716 1052 782 8 男 708 1105 722 778 846 1035 1071 1363 9 女 800 997 771 915 935 1273 995 1176 10 女 731 647 745 620 632 692 692 777 11 女 470 508 728 557 885 1108 819 1129 12 女 546 449 533 530 697 576 608 560 13 女 663 674 674 632 932 1095 1148 1092 14 女 502 685 574 784 670 833 742 722 15 女 677 833 781 760 617 952 771 846 16 女 426 585 485 528 621 789 647 788 [注] 数据来源:百度文库中华东师范大学陈广辉同学的实验报告数据,地址/view/57d5402fe2bd960590c6773e.ht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