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三译本对比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DOC
《道德经》三译本对比研宄:基于生态翻 译学视角
王青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道德经》作为屮国古文化的结品和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 言,译本多达1000多种。基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选取国内三位翻译家的英译 本作为研宄对象,试图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解读《道徳经》英译过程中的翻译活动 和变异现象。研宄发现,即便处于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是 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进行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使得译本往往符合较 高的整合适应度,以此达到原文和译文的“和谐状态”。
关键词:
《道德经》;译木对比;适应性选择;选择性适应;
收稿曰期:2016-12-16
Translation Studies of Tao Teh Ching:On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WANG Q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
Tao Teh Chingis an ancient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shared by all human beings and 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ore than twenty languages and one thousand vers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translatology,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study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ao Teh Chingin an aim to explain the vari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that translator, though in different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s, always makes adaptive selection and selective adaptation in th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so as to have translated version highly adapted and harmonized.
Keyword:
Tao Teh Ching; study of translated versions; adaptive selection; selective adaptation;
在全球文化热潮的背景下,中华文化毅然紧跟世界的脚步,不甘落后。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道德经》的对外传播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 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道德经》问世以来,其已引起国内外文化爱好者和 传播者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道德经》的译本多达1000多种,翻译语种包 括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二十多种语言。目前,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宂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译本的视角研宄,涉及解构主义理论、模因论、功能 学派翻译理论、文化翻译理论以及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译者主体性角度等等; 二是译木的比较研宄,主要集中在国内外译木的对比分析;三是个别字词的诠释 研究,比如对“道” “德”等字词翻译的解读。然而,从语料库得知,从本土翻 译理论对《道德经》本土译本的研宄屈指可数,尚需不断完善和深入探讨。棊于 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笔者选取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翻 译家刘殿爵、辜正坤和许渊冲的《道德经》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生态翻 译学角度解读影响这三位翻译家英译《道德经》的翻译生态环境,并运用翻译适 应选择论的相关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三位翻译家的译本 进行对比研究,从宏观上探讨影响三位翻译家翻译过程的完成和翻译策略选择 的翻译生态环境因素,再从微观上分析处于不同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是如何在 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和选择,以此达到两种语 言的“和谐状态”。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简介
2001年,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他认为:“生态翻译学 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视角的翻译学研宄。它是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话语体系;是 一个翻译研究的生态范式;是一个翻译研究的方法论。” [1]23这一理论既是世
界观也是方法论。它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促进我国翻译 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态翻译研宄范式将自然生态中“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