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u掺杂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OC
Cu掺杂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 性原理研究
潘凤春林雪玲高华孙建军陈焕铭
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银川一中
棊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宄Y Cu掺杂纤锌矿ZnO体 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当Cu掺杂的原子百分比为4. 17%时体 系的光学吸收性能最好,且在可见光区出现了新的吸收峰.电子结构的分析表明, Cu的引入可以在体系的费米能级引入由Cu-3d电子和0-2p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杂质能级,价电子由eg能级向tg能级跃迁吸收的最小光子能量约为0. 12 e V, 这使得Cu掺杂的ZnO体系的光学吸收边落在丫红外光区,同时杂质能级的出现 降低了 ZnO体系的禁带宽度,提升了 ZnO半导体材料对长波光子的响应并有效改 善ZnO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ZnO; Cu掺杂;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计算;
对三种摻杂 结构的形成能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E (Cu-doped)和E (undoped)分别代表了 Cu掺杂和未掺杂的Zn 0超晶胞 的总能量,P (X)代表Zn或者0的化学势,u (Cu)为Cu原子的化学势.计算 结果表明缺陷Cu@Zn具有更低的形成能,因此在Cu掺杂的Zn 0体系屮缺陷主要 的存在形式为Cu@Zn,仅从Cu原子和Zn原子半径尺度大小的这一因素考虑也可 以得出这一结论.Cu掺杂属于p型掺杂,由Cu引入的深受主能级缺陷与主体晶 格离子的结合会降低载流子浓度,从而会使Cu掺杂后的Zn 0体系的光学吸收谱 的吸收边红移,实验上对Cu掺杂的Zn 0体系的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证实了这一 结论[23-25].因此我们认为Cu@Zn缺陷是Cu掺杂Zn 0晶体光学性质改变的主要 原因.基于以上考虑,对于Cu掺杂的纤锌矿Zn 0体系只选取Cu@Zn这一缺陷类 型,对不同比例Cu掺杂的ZnO体系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理论分析,通过对 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吸收谱的对比分析,期望找出使Zn 0光学性能最优 的原子摻杂比例.
2研宄方法和模型的构建
本文用棊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26]软件进行研究.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的 Zn 0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晶格常数实验值[27, 28]为:a=b=0. 325 0 nm, c=0. 520 7 nm, c/a=l. 602,a = P =90, 丫 =120.将一个 Zn 0 原胞分别沿 x、y 和z三个方向进行3X3X2扩展得到伍含72个原子的超晶胞,做为我们的计算 体系.采用Monkhorst-PaCk[29, 30]方案选取K空间网格点,电子体系用平面波 函数展开,对系统总能量和电荷密度在布里渊区进行积分计算.平面波截断能为 400 e V,基态能量采用Pulay[31]密度混合法计算,自洽精度为2X 10e V/atom, 布里渊区K网格点选取为4X4X3.所有计算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由局域密度 近似的LDA-CA-PZ泛函来处理电子间的交换关联效应,选取的赝势为超软赝势. 我们首先在不同泛函近似下(GGA, LDA和LDA+U)对Zn 0原胞的晶格常数进行 丫优化计算,计算结果显示:采用LDA和GGA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偏小,禁带宽 度两者都在0.76 e V左右,比实验值(3.37 e V)小很多,其主要原因是第一 性原理计算本身存在对Zn-3d电子库伦作用势能估计偏小的问题.当采用LDA+U (UZn:3d=5. 0 e V)时,计算得到Zn 0体系的晶格常数为:a=b=0. 331 6 nm, c=0. 530 9 nm,禁带宽度为3. 12 e V.可见U值的选取是合适的,然而U值过人通常存在 在预测晶体结构和晶场分裂等方面与实验结果不符的问题位红,因此在计算屮 取
对于掺杂体系的计算,我们用(:11原子替代3X3X2超晶胞Zn 0晶格中的Zn原 子构成Zn36-xCux036 (x=0, 1, 2, 3,4, 5)体系,见图1,图中大球表示Zn原子, 小球表示0原子。为了描述的方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Cu替代体系中不同Zn 原子的位罝,到掺杂体系的5种结构分别为:用1个Cu原子替代2号Zn原子,记 为结构I (Zn35Cu 036);用2个Cu原子分别替代1、3号Zn原子,记为结构II (Zn34Cu2036);用3个Cu原子分别替代1、2和3号Zn原子,记为结构III (Zn33Cu3036);用4个Cu原子分别替代1、2、3、和4号Zn原子,记为结构IV (ZnJXiAJ ;用5个Cu原子分别替代1、2、3、4和5号Zn原子,记为结构V
(Zri3iCihO36) ?
3计算结果与分析
Zn36-xCux036 (x=0, 1, 2, 3, 4, 5)体系光学吸收谱对比
图2给出了未掺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