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学案1305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内容情感:
山水田园诗表现的情感思想具体表现为:
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或描写大自然的雄奇壮丽,表现诗人宽阔心胸与高远志向;或描写山水之雄伟壮阔,展现诗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或借奔腾的江河、变幻的景物,反映诗人热爱山川风物、追求自由的精神。
心物相融的恬淡幽情。或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或以淡泊之语描摹闲淡心境,或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依恋、追求与热爱,或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或表达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由灿烂之景引发诗人山川永恒、人生短暂之叹;或借飘渺凄迷之意境、透露诗人失意惆怅心绪;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或借眼前山水,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或借瑰丽壮景、盎然春意反映悲使伤世之痛。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离别送别诗
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情深意长的勉励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雨霖铃 柳永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烘托——写物伤离之意烘托人伤离深
想象——推想别后情形表达对朋友的留恋关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羁旅思乡诗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漂泊:张继《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幽怨行驿:温庭筠《商山早行》
如何表达: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后人评价三四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征战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A.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从军热情;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B.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C.征人思乡的情愁。(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边地环境的恶劣和从军生活的艰苦;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等等)
D.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批判朝廷的穷兵黩武;控诉边将的无能;揭露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与朝廷的昏聩;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等等)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