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大社会保障学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南大社会保障学总结

2.1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集体劳动、共同生活,物质基础极为薄弱,老弱病残等不能从事生产劳动者作为氏族成员,得到相关照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以及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父权制家庭。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这个单位内部,人们以手工生产为基础自给自足。在这种状态下,存在的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保障。国家基于道德、维稳的需要对个别困难的人进行慈善救济。(大家想想《红楼梦》是否是这种情形?)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有一定的剩余产品可供扣除和储存,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制度。 1.工业化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 英国是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和罪恶的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金进一步投入了国内生产,并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 工业革命,就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工厂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效率得到了提高。 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呢? 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失业:机器取代人力,排挤一部分劳动者,无业人员成为游民 工伤、死亡:生产过程中伤残、死亡、职业病的发生,引起一系列的医疗问题 家庭保障功能弱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家庭开始依赖工资生活,旧的家庭关系开始瓦解。 2.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社会保障需求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它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特点,同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竞争性 实现优胜劣汰,企业间不断出现破产、重组、壮大等不同前景,不同的企业发展前景会给劳动者带来不同的生活。 可以说,纯粹的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效率,却不利于社会公平,会导致社会成员的“马太效应”,即“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出现两极分化。 (2)周期性 市场经济是不稳定的,经济形态在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甚至是危机状态中交替运行。这对劳动者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变革和新旧体制变革;同一制度下,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利益调整和矛盾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具体来讲,主要是无产阶级长期艰苦地为争取自己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斗争。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工人为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日益激烈。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矛盾,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既得利益,就采取“施压”和“安抚”并重的政策。在这时,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了资产阶级政府实施安抚政策、平息劳工运动的一种形式。 §2.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社会保障的萌芽与雏形 1.社会保障的萌芽 (1)原始社会的氏族保障 (2)奴隶社会的主从保障 (3)封建社会的家庭保障 2.社会保障的雏形 (1)宗教慈善事业 尤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的准则。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 (2)官办慈善事业 可以理解为由官方开展但尚未制度化的社会救济活动,由国家介入并以传统道德及政治需要为基础。在中国,主要有仓储后备和以工代赈两种救灾济贫方式。 (3)民办慈善事业 民间人士自发举办的各种慈善活动。 (4)互助组织 德国“基尔特”,英国“友谊会” 所谓仓储后备,是平时建立谷物积蓄以备灾荒并救济贫民的一种古老的社会保障措施。 基尔特,即手工业者互助基金会,它通过向会员收取会费筹集基金,以帮助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土地作为生活依托的手工业会员。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萌发阶段:英国的两部《济贫法》 (1)英国1601年前针对贫困的立法 在英国,对于剥夺农民土地产生的大量流浪贫民的社会性问题,政府的最初反应时采用各种手段,强行限制贫民流动。大批农民的破产和流浪,使英国上层社会和政府面临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①对圈地运动稍加限制 颁布一系列法令,但结果收效甚微。 ②暴力制止农民流浪 暴力禁止流浪的法令: 1530年的法令规定,除年老和缺乏劳动能力者给予乞讨食物的特许证以外,凡身体强健的人,若流浪乞讨者,一律逮捕,系在马车后部,处以严厉鞭打的刑罚,然后立下志愿劳动的保证誓言,遣送回原籍。 1536年,亨利八士又重申了前令,并规定凡第二次违令被捕者,除鞭打之外,把耳朵割去一半;若三度违法者,则判处死刑。 1547年,爱德华六世即位,迫害流浪农民的法令更加严厉:凡拒绝劳动的人,一经告发,就判处为告发者的奴隶,主人有权用鞭子或锁链强迫他从事各种劳动;凡奴隶逃亡逾14天者判为终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