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建国 中国的重要生物资源 熊猫 金丝猴 白鳍豚民族民间药用植物 6000-7000种受严重威胁的物种 15-20% 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 装配 释放 繁殖过程 线状双链DNA 乙肝表面抗原 脂层(来自宿主细胞) 乙肝核心抗原 核衣壳 包膜 乙肝病毒的形态特征 侵入 合成 装配 乙肝病毒感染过程 艾滋病毒的形态 融合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分核苷类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治疗性疫苗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吸附结构,通过昆虫口器、摩擦伤口和人为伤口进入寄主细胞。植物病毒在入住宿主细胞后脱去蛋白质外壳。 植物病毒有传染性和爆发性的特点。 类病毒和朊病毒 类病毒: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内的一类最小的病原体,是线状或闭合环状的单链RNA,完全没有蛋白质外壳。 朊病毒:是一种不含任何核酸的小分子无免疫原性的疏水蛋白质分子。例如疯牛病、人类的库鲁病等。 ?????????????????????????????????????????????????????????????????????????????????????????????????????????????????????????????????????????????????? 朊病毒结构 PrPc和PrPsc在高级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别 都是由 208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疏水性很强的糖蛋白,氨基酸序列、RNA剪辑、翻译后修饰均无差别。 PrP c PrP sc α-螺旋 40% 21% β-折叠 3% 54% 能够传染致病的蛋白质——普列昂 18世纪 冰岛 羊搔痒病 1920s H.Creutzfieldt 人 C J 病 A.Jacob 1950s 巴布亚-新几内亚 Kuru病 Gajdusek 1980s 英国 疯牛病 普列昂引起疾病的特点 病程很慢 都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症状 脑部出现淀粉样沉淀,形成海绵状空斑 100%死亡 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潜伏感染 质粒 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有效感染 持续感染 潜伏感染 病毒感染后的结果 病毒 细胞核 2.6 微生物的生物学之最 形态最简 代谢能力最强 食谱最杂 繁殖最快 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 种类最多 变异最易 个体最小 1、个体最小 比表面值(表面积/体积)最大 假设人=1 大肠杆菌(E.coli)= 300,000 有利于物质交换和能量、信息的交换 微生物一系列属性均与此特点密切相关 2、形态最简 3、代谢能力最强 生物界的普遍规律:某生物个体越小,其单位体重消耗的食物越多 3克地鼠每天消耗与体重等重的粮食 1克闪绿蜂鸟每天消耗两倍于体重的粮食 大肠杆菌每小时消耗2000倍于体重的糖 4、食谱最杂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毒物到有毒物;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的物质,微生物都能利用和降解。 5、繁殖最快 大肠杆菌37℃培养在牛奶中,12.5min即可分裂一次; 一般培养液的菌浓度为108-109个/ml。 6、数量最多 人体的肠道中始终寄居着100-400种微生物,为肠道正常菌丛,总数可达100万亿。 7、分布最广 万米深海的硫细菌 85公里高空的微生物 地层下128米和427米的沉积岩中的细菌 8、变异最易 突变频率一般为10-5-10-10,但因繁殖快,数量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因而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大量变异的后代。如:流感病毒。 此外,微生物还具有抗性最强、休眠最长、起源最早、发现最晚等特点。 2.7 微生物与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 微生物与粮食 微生物与资源 微生物与能源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医药 微生物工程的展望 1、微生物与粮食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产 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和饲料蛋白 2、微生物与资源 利用微生物的转化能力将无用的废物变为有用的原料 沼气 燃料乙醇 生物制氢 3、微生物与能源 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使用生物肥料,生物杀虫剂; 降解有毒物质; 净化废水废气,处理石油污染; 用于环境监测。 5、微生物与医药 抗生素、维生素、激素 疫苗和菌苗等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5.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5.2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其原因 5.3 生物多样性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