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四、幼胚培养与远缘杂交育种 植物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是指使胚及胚器官(如子房、胚珠)在离体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植物幼胚和胚珠培养是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克服缘杂交杂种夭亡。 1、优点:空间少、可避免病虫害的侵袭,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需要时只需将材料取出来迅速繁殖。 2、方法:超低温保存法可以长期保存植物材料,不需要继代。液氮(-1920C),超低温冰箱(-80~-1500C,干冰(-790C)。 3、保存的材料:可多种类型,可以是各种组织、细胞产生愈伤组织、茎尖、幼胚等。 五、细胞与组织培养离体试管保存(种质的长期保存) 无性繁殖作物,由于病毒或其它病原菌的侵染,常常导致种性退化,产量低、品质下降。 病原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受侵染的植株中,顶端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分别快,一般不带毒或浓度很低的病毒。可利用茎尖连续的培养的方法使植物脱去病毒。 六、脱毒 ? 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s)是指将细胞培养所产生的体细胞胚或其类似物,经过有机化合物的包埋而形成的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于天然植物种子的颗粒体。 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体细胞胚、人工胚乳、人工种皮。固定杂种优势、快速繁殖良种和不育材料、节约用种、工厂化生产种子方面都有潜在价值。 八、人工种子的生产 七、繁殖重要品种或材料 保持F1杂种优势,稀有资源繁殖。大多数果树和观赏植物是高度杂合的,它们的种子后代无法与原品种相同,需利用茎尖培养快速繁殖。 九、组织培养与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诱导百合鳞片得到巨大鳞芽 十、组织培养与转基因育种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 植物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一个没有细胞壁的细胞。 机械法分离:早期采用的分离方法,先对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处理,然后切割,可以获得少量的不受损伤的原生质体。 酶法分离:常用的方法 一步法是将果胶酶(pectinase)和纤维素酶(celluluse)等混合处理材料,直接分离获得原生质体; 二步法是先用果胶酶处理材料,降解细胞间层使细胞分离,再用纤维素酶水解胞壁释放原生质体。目前多用一步法。 十一、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1、固体培养:平板培养,将悬浮培养的细胞或原生质体按一定的密度接种到一薄层固体培养基培养。 2、饲养培养:将原生质体与一些被X射线照射而失去分裂能力的原生质体混合后包埋在琼脂培养基中培养。 3、液体培养:将含有一定密度的细胞或原生质体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在培养皿或瓶子中静止培养的方法。 4、看护培养:用一个愈伤组织来看护单细胞原生质体,为其提供营养,促进细胞生长与增殖。 (二)原生质体的培养 1、概述 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是指不同遗传背景的原生质体之间经过融合而产生杂种细胞的细胞工程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技术可以打破生殖隔离,是实现基因重组的一条途径。 目前利用细胞融合已从很多作物种、属间,甚至科间获得体细胞杂种,创造了一些自然界不存在的植物类型,有效地拓宽了植物育种的资源。 (三)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 1)NaNO3处理诱发融合 2)高pH—高浓度钙离子处理 3)PEG(聚乙二醇)处理 4)电融合 2、常用的融合方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 去掉细胞壁 原生质体A 原生质体B 愈伤组织 杂种植株 细胞分裂 杂种细胞 融合 细胞壁再生 1)形态互补 利用两种原生质体形态色泽上的差异,在融合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找出异源融合体。 2)遗传互补 单个隐性突变性状(如:白化)可以与某一形态性状结合起来用于筛选。 3、杂种细胞的筛选 3)代谢互补 利用两种营养缺陷型或两种抗性突变体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在同时缺陷两种物质或同时含有两种有害物质的培养基上筛选杂种细胞,能生长的细胞团可以初步认为由杂种细胞形成。 4)生长互补 双亲原生质体的生长需要外源生长激素,而由双亲原生质体融合后形成对生长激素自主的杂种细胞,能在无外源生长激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1)形态学鉴定:最简单的方法,叶形通常介于双亲之间,叶面积居中,花器官(花冠长度、颜色、形态等)带有双亲性状。 2)细胞学鉴定:染色体计数、带型为混合体,但不一定是双亲之和 3)同工酶分析:融合后形成的杂种应该表现出双亲的同工酶带型 4)分子标记鉴定:细胞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叶绿体DNA分子杂交进行核-核杂种、核-质杂种或质质杂种进行更精细的鉴定。 4、杂种的鉴定 植物基因工程育种 Traditional crossbreeding Recombinan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