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点——论1935年的两种简爱译本-编译论丛.PDFVIP

分歧点——论1935年的两种简爱译本-编译论丛.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分歧点——论1935年的两种简爱译本-编译论丛

2010 3 213-242 譯評 分歧點——論1935年的兩種《簡愛》譯本1 賴慈芸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ë 1935 1977 690 ISBN 1936 1998 292 ISBN 9577091326 9577091334 E-mail: tysharon@.tw 214 搜句忌於顛倒 ,裁章貴於順序 。 ——劉勰 ,《文心雕龍》 壹、導言 十九世紀英國作家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ë, 1816-1855 )的長篇小說 《簡愛》(Jane Eyre, 1847 ),最早的兩個中文譯本都出版於1935 年 。較早問 世的譯本是李霽野 (1904-1997 )連載於 《世界文庫》上的 〈簡愛自傳〉, 連載期間為1935 年8 月至1936 年4 月。《世界文庫》是上海生活書店出 版的月刊 ,〈簡愛自傳〉一共連載了九期 ,1936 年9 月出版單行本 。另一 個譯本是民初名譯家伍光建 (1866-1943 )的 《孤女飄零記》,出版於 1935 年9 月 ,趕在李譯連載期間出版 ,似乎有與李霽野譯本互別苗頭的味道 。 但伍光建 的 〈譯者序〉其實寫於 1927 年 ,只是商務出版社擱置八年 ,直 到1935 年才出版 。因此一般稱李霽野的譯本是 《簡愛》第一個中譯本 , 似乎有一點委屈了伍光建 。 這兩個譯本不但出版時間相近 ,也很早就被拿來比較 。1937 年 1 月 16 日《譯文》新二卷第五期上 ,茅盾 (沈雁冰 ,1896-1981 )寫了一篇 〈真 亞耳 (Jane Eyre )的兩個譯本——對於翻譯方法的研究〉,首度比較了這兩 個譯本 。可惜茅盾雖說要研究翻譯方法 ,但只比較了前幾句譯文 ,亦偏重 於詞彙的比較 ,例如 「『這樣陰沉的雲 ,和這樣侵人的雨』,比 『滿天都 是烏雲 ,又落雨』更為切合原文」;用詞也有主觀之嫌 ,如 「李譯更近於 原文那種柔美的情調」、「伍譯…誠然明快 ,可是我們總覺得缺少了委婉」、 「李譯…更為妥貼…更為切合原文」(引自劉重德 ,1992 )。加上茅盾身為 生活書店的編輯 ,年齡與理念都與李霽野相近 ,不無為李譯護航之嫌 。 其實 ,這兩個譯本正好可以作為翻譯路線分歧點的例證 ,說明1930 年代兩條路線的差異 ,即 「歐化語」和 「大眾語」的對立 。五四時期 (1915-1919 ),白話文運動轟轟烈烈 ,翻譯小說吸收了大量外來語和歐化 1935 215 語法 ,譯者紛紛以歐化為尚 ,但也隨即引發 「難懂」的批評 。時隔二十 年 ,教育家陳望道等人於 1934 年發起 「大眾語」運動 ,對當時白話文學 的歐化傾向提出批評 ,認為當時白話文參雜過多歐化語法與日文語法 , 嚴重違背漢語的語言習慣 ,因而呼籲文學界重回 「說得出 ,聽得懂 ,寫 得來 ,看得下」的大眾語 (引自申小龍 ,1999 ,頁8 )。瞿秋白也譏諷五 四白話為 「非驢非馬的一種語言」、「非人話非鬼話的語言」(引自高玉 , 2008 ,頁 152 ),這場討論以上海 《申報》為中心 ,延 續了三 、四個月之 久 ,共發表了兩百多篇文章 ,可見得這的確是社會矚目的一大問題 。 甚至於一些譯者自己也做了修正 。如翻譯西班牙小說 《四騎士》(Los Cuatro Jinetes del Apocalipsis )的李青崖 ,就在 1936 年的 〈譯者的話〉中批 評了自己1925 年的初譯本 。他說自己初譯時 ,「務求譯文的字句的位置構 造 ,應和原文的字句的位置構造相近 ,以為如此纔可以使讀者領略原書 的風格」,而且也得到許多朋友的支持 ;但九年後卻徹底變更前述的譯書 主張 。主要的理由是 「初譯本的字句 ,固然可以入目,但是不能全部上 口,而其中可以上口的一部分 ,又不能通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