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四章---CHAPTER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理学]第四章---CHAPTER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第四章---CHAPTER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4.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1)基本概念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 i.半透膜的存在 ii.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的分子数不相等。 渗透的目标:缩小溶液的浓度差。 渗透平衡:单位时间内溶剂分子进出半透膜数目相等的状态。 4.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1)基本概念 渗透压力(osmotic pressure): 欲使半透膜两侧液面高度相等并保持不变,必须在溶液上方加一压力才能实现,该所加压力即为溶液的渗透压。 Π 4.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1)基本概念 反向渗透:在溶液一侧若是施加的外压大于渗透压力,则溶液中会有更多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溶剂一侧,这种使渗透作用逆向进行的过程称为反向渗透。 P 反向渗透 反向渗透的应用: 可实现溶液的浓缩、海水的 淡化和污水处理。 4.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2)稀溶液存在渗透压的解释 故溶剂分子会自发从高化学势(纯溶剂)向 低化学势(溶液)方向扩散。 4.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3)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实验证明: 当T 一定时Π∝ c ,当c 一定时Π∝ T 1886年荷兰物理化学家Van’t Hoff通过实验得出稀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溶液的浓度、绝对温度的关系: ΠV = nB RT Π = cB RT 内容回顾 理想稀溶液中溶剂溶质化学势 溶剂: 溶质: 内容回顾 稀溶液的依数性 蒸气压降低: 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 渗透压: 将2.00g蔗糖(C12H22O11)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溶液在37℃时的渗透压力。 例 解:C12H22O11的摩尔质量为342.0g.mol-1,则 4.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4)渗透压的应用 a.求大分子的摩尔质量 b.人体输液溶液的配制 c.海水淡化及废水处理 d.大树的生长 ΠV = nB RT 反渗透 渗透 等渗溶液: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 高渗溶液: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则渗透 压力高的称为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渗透压低的称为低渗溶液。 医学上以血浆渗透压作为标准规定在280- 320mmol·L-1的溶液为等渗溶液。高于此范围者为高渗溶液。反之,为低渗溶液。 如:50.Og·L-1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9.0g·L-1)、12.5g·L-1的NaHCO3溶液等是等渗溶液。 b.人体输液溶液的配制 在临床治疗中,当为病人大剂量补液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浓度,否则可能导致机体内水分调节失常及细胞的变形和破坏。例如人红细胞的形态与其所处的介质渗透压力有关,这可以从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形态加以说明。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红细胞逐渐皱缩,皱缩的红细胞互相聚结成团。这是因为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低于浓NaCl溶液,红细胞内的水向外渗透引起。 红细胞的形态没有什么改变,因为 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 相等,细胞内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 红细胞逐渐膨胀,严重时可使红细胞破裂。这是因为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高于稀NaCl溶液,红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渗透引起。 (1)检验试剂的纯度 (2)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 高分子量----渗透压法 低分子量----凝固点降低法 (3)防冻液的制备 (4)其它: 输液溶液配制; 大树生长 5.依数性质的应用 Chapter4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小结 1.组成的不同表示法 摩尔分数 物质量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 Chapter4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小结 2.两个重要的概念 偏摩尔量 化学势 μ判据 注: μ判据应用于相变过程(某物质从α相→β相) 若相变化能自发进行:μαμβ 若两相平衡: μα=μβ 3.两个重要的经验定律 (1)拉乌尔定律 pA=pA* xA pB=kx,B xB (2)亨利定律 =kb,B bB =kc,BcB 重点要求: 会正确使用此二定律,即熟练掌握使用条件 Chapter4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小结 4.不同系统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3)理想液态混合物 (全部浓度范围各组分均符合拉乌尔定律) (4)理想稀溶液 (溶剂 符合拉乌尔定律,溶质符合亨利定律) (5)真实液态混合物 (6)真实溶液 Chapter4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小结 (1)理想气体 (2)真实气体 4.不同系统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Chapter4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小结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