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到2005年,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面积占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的40% 。 二 抗除草荆转基因玉米 抗性基因来源: 农达----农杆菌---未知 草铵膦----链霉菌--- bar基因, 主要内容 三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前六强的国家 三 转基因作物面积比例 三 转基因作物面积比例 三 转基因作物面积比例 中国无转基因玉米 全世界无转基因水稻 85% 39.5 83% 范云六院士: 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植酸 植酸酶 范云六院士: 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范云六院士: 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范云六院士: 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产量增产 8% 华恢1号 BT汕优63 转基因水稻之父:张启发院士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的态度 3-5年内可能正式种植转基因水稻 蠡玉16号 该品种2000年河北省玉米预试结果:平均亩产614.3公斤,比对照增产21.8%,位居试验第一位。01-02两年河北省区试结果:平均亩产636.4公斤,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8.6%,均居试验第一位。2002年河北省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67.2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2%,居生产试验第一位。 蠡玉16号 春播3300-3500株/亩,夏播3500-4000株/亩。密度一定掌握好,太高06年造成缺行。 追肥要前轻中重,后补为原则,采取稳氮,增磷,补钾的追肥措施。 喇叭口期及时用药剂防治玉米螟。 京玉7号(冀审玉2005004号) 品种名称:京玉7号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4-98天,属于中早熟夏播品种,需有效积温2400℃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35厘米,穗位高90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行数12-14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40克。 京玉7号 2002年夏播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64.2公斤;2003年同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88.8公斤;2003年同组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23.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夏播,适宜在6月中下旬播种,适宜种植密度为3800~4000株/亩。在管理上注意平衡施肥,拔节期追施氮肥一次,遇旱及时浇水,以减少因干旱引起的秃尖。 蠡玉13号(冀审玉2006014号) 品种名称:蠡玉13号选 育 人:赵劲霖 穆兰玲 蓝英 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57cm左右,穗位111cm左右,花药绿色,花丝紫红色。穗长17.7cm,行数14行左右,秃尖0.3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45g。出籽率86.9%。生育期103天左右。抗病性: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感玉米螟。 蠡玉13号 产量表现: 2004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682.7kg;2005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703.12kg;2005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654.83kg。 蠡玉13号 种植密度,中等肥力地块4000株/亩,高肥水地块以4300株/亩左右为宜。 肥水管理:追肥在掌握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做到稳氮、增磷、补钾的施肥措施,及时浇好灌浆水。 防治病虫害:播种前种子要用种衣剂包衣,以防地下害虫的危害,苗期防治粘虫的危害,喇叭口期注意用药剂防治玉米螟的危害。 浚单20号(国审玉2003054) 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 。该品种幼苗顶土能力强,根系肆达,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清秀、穗位适中、整齐,活杆成熟。夏播生育期96天,株高241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果实筒型,均匀一致,结实性好,黄粒,千粒重350克左右,出籽率90.4%,容量758克/升。品质好,商品价值高,适合黄淮海广大地区玉米麦垄套种和麦后直播 纪元1号(冀审玉2006040号 ) 北京地区夏播生育期平均103.6天,株高210厘米,穗位83.7厘米,空秆率0.3~4.5%。穗长17.2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2~14行,秃尖长1.7厘米。穗粒重155.2克,出籽率83%。籽粒黄色,硬粒型,粒深1.0厘米,千粒重355克。抗大斑病、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茎腐病。抗倒性中等,保绿性较好。 纪元1号 区试平均亩产572.4公斤,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18.6%。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2公斤, 比照唐抗5号增产22.0%。栽培技术要点:抢茬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追肥是纪元1号增产的技术关键。6月25日前播种,10月5号前都能正常成熟。适宜种植密度3800~4000株/亩。播前每亩底施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