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图说雾霾和PM.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说雾霾和PM

现代物理知识 图说“雾霾”和PM2.5 蒋大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持续发展学院 200092 ) “雾霾”、“灰霾”和“霾” “雾(Fog )”是由近地面细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影响能见度小于1 km 的气象现象。成雾时,相对湿度通 常高于90% 。当相对湿度在70 ~90% 之间,能见度下降在 1 ~5 km 之间时,则称为 “轻雾(Mist )”。纯 净水汽较难凝结,大气中凝结核(CCN )的存在会促使云雾水滴的形成。这种凝结核就是尺度约1 µm 或更为 细小的颗粒物,或称为气溶胶的细小固体、胶体或液滴。自然过程产生的气溶胶细小而浓度低,形成的微小水 滴对入射光散射多但吸收少,因此雾和轻雾呈白色。但是,当空气中存在的细颗粒物浓度很高,增强了光吸收 和散射能力,以致影响能见度时,就被称为 “霾(Haze )”了。湿度低于80% 时,根据其浓重程度可以称为 灰霾或霾,湿度接近和高于90% 时为 “雾霾”。同样影响能见度,“雾霾/ 灰霾”同“雾/ 轻雾”的一个重要 区别是颜色。比较而言,雾是白色,霾呈灰色。 图1 NASA 展示2013 年12 月7 日中国东部遥感图 图2 NASA 展示2014 年3 月14 日法国遥感图 图1 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 )展示的2013 年12 月7 日中国华东地区卫星影像,标出了云、雾和霾。云 雾呈白色;云边部清晰有阴影,雾变化平缓且边界模糊;但霾呈灰色。并说明,当时 “中国东部地区的雾大多 ① 和霾无关,大部分污染物被约束在只有几百米厚的冬季边界层内” 。近来伦敦和巴黎分别报道出现了严重空 气污染,被欧盟环保署警告。 图2 展示了NASA 2014 年3 月14 日法国空气污染的卫星影像,包括巴黎,在其西面和南面有一片霾污染 ② 区域,从被白云覆盖的英吉利海峡延伸到东南部积雪的山区 。然而和图1 比较,没看到雾,而巴黎的霾污染 看来较轻。法国能源以核电为主,其霾污染的性质和来源可能和中国情况不同。 现代物理知识 什么是“PM ” 2.5 PM 是英文词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的缩写。图3 表示在大气环境学中,根据野外采样,颗粒物集中分 ③ 布在两个范围 。在约10 µm 粒度附近的峰值代表着自然原因和人为物理过程排放的 “粗颗粒物”;因为高温 燃烧蒸汽凝结和空气中化学转化,且湿沉降效率较高的气溶胶则多在 “细颗粒物”范围。在2 µm 附近是一个 较好分界。1997 年美国定义PM2.5 为粒度小于等于2.5 µm 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s ),并提出了相关空气质 量标准。大气环境学中还定义PM10 (可吸入颗粒物,≤10 µm )、TSP (总悬浮颗粒物,≤100 µm )和降尘, 见图4 。注意:因为在采样、分析、去除、影响、危害等重点不同,在医疗卫生,甚至在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方面, 对颗粒物有更加细致的分级。 图3 大气环境学野外观测粗细颗粒物的分布 图4 大气环境学关于不同粒度颗粒物的定义比较 现代物理知识 能见度为什么会受损 能见度由周围空气的消光系数决定,消光系数则是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之和。没有水滴或污染物时,空气 分子的散射遵从 “瑞利散射(Rayleigh )”规律,散射强度和入射光波长4 次方成反比,蓝光散射强烈,观察 者看到了蓝色(图5 ),天空因此呈蓝色。但亚微米级细颗粒物遵从“米散射(Mie )”规律,各色可见光散 射均匀,但正向强而侧向弱;同时细颗粒物的数量浓度高时,吸收系数也增强,因此呈灰色。有研究报道,二 氧化硫和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