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心卫生院2012年防灾抗灾日总结
中心卫生院2012年防灾抗灾日总结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根据QQ市卫生局和DD县卫生局关于“做好2012年防灾抗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我院积极部署,认真组织指导全院职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和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治理行动。
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精心组织
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和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为组织全院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风险排查治理等工作,我院印发转发了《QQ市卫生局关于做好2012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QQ市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强调医院是防灾减灾重点场所,是防灾避险救援知识宣传窗口,也是灾后医疗卫生救援主要阵地,要求各科室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充分认识卫生部门防灾减灾工作对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康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知晓并落实单位、科室、岗位责任,将此次宣传活动与“三好一满意”活动和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紧密结合,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精心组织,强化宣教,增强医疗卫生人员、就诊患者及家属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突出重点,开展机构巡查和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常态机制,完善各项应急准备,提高我院抵御灾害和高效有序组织开展灾后医疗卫生救援能力。
二、围绕主题,强化宣教,营造氛围
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宣传主题,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防灾减灾理念,大力弘扬应对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我市2008年抗击低温冰冻灾害和2010年抗击干旱灾害中彰显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灾救灾精神。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展板等多种途径,增强医疗卫生人员、患者及其家属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技能,动员和引导他们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增强全院职工和来访人员防灾减灾意识,了解流程和关键措施,提高防灾减灾和卫生应急能力。并以此为背景,组织开展应急疏散和卫生应急队伍快反集结演练,开展重灾和极端条件下医疗卫生救援实兵演练和桌面推演。
与“5.8国际红十字日”、“5.12国际护士节”等主题节日宣传相结合,通过组织讲座、培训、示教等活动,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示范“心肺复苏术”、“康复训练”等医疗急救操作,推进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和灾后卫生防病知识进单位、进科室、进病房,以点带面,营造人人参与、全员受益的防灾减灾建设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排查整改,保障安全
强化责任,积极自查。结合“防灾救灾日”活动,积极开展灾害风险隐患自查工作。后勤对全院水、电线路、全院的仪器、设备进行了一次普查,药剂科对试剂、药品、危险化学物品都进行了督导检查,力争排除所有可能的灾害隐患。各科室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危害、严防衍生次生事故和最大限度保存灾后救援实力为中心,将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宣传周活动期间重要内容。同时,重点对人员疏散组织领导、疏散信号、疏散通道、安全集结点、楼梯拐角处等关键环节部位进行巡查。
四、健全制度,积极准备,有效应对
进一步完善我院防灾减灾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调整了防灾减灾(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完善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院内人员疏散应急方案和防灾减灾教育工作计划,明确了单位领导、各职能科室、各岗位防灾减灾和卫生应急职责任务及工作措施。加强对救灾防病网络直报系统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维护,规范监测、预警工作。加强了应急值守力量,严格规范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更新卫生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做好救治床位、药品、设备和消杀药械、防护用品等医疗卫生救援各项准备。加强车辆保养和检修,强化专业人员极端条件下紧急医学救援和生存能力的培训、拉练,汛期等重点时期24小时待命,确保灾后第一时间集结,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资源调度和展开救援。
通过此次“防灾救灾日”的活动,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落实了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提高了职工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也初步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