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设备公司移动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防护(PPT 38页)
移动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防护 北京金色中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1 雷电灾害防护的重要性 2 雷电灾害防护的主要标准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T12501-1997 《电工电子设备按电机防护分类》 YD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YD5068-9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2 雷电灾害防护的主要标准规范 YD/T 5098-2001 《通信局站防雷保护规范》 YD/T 1237.1-2002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 建设部图集99D562 《建筑物防雷设备安装》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防雷系统管理规定(2006年4月发布)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1 雷电的形成 3.1.1 雷电是一种极为宏观的自然现象,部分科学家提出,雷电孕育了地球的生命。但雷电的巨大破坏力,自古以来又给人类社会带来惨重的灾难。通常所谓的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对另一部分带电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一般地,这种放电过程会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着巨大的声音。关于雷电形成机理,历史上提出了许多假说,例如威尔逊(Wilson)假说,但至今尚未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 。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2 雷电流及波头陡度 3.2.1 当天空中有雷云的时候,雷云与其下方的大地就成为已充电的电容器,当雷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地面上突出的物体比较明显地放电。 3.2.2 在雷击中,雷击点有巨大的电流流过,这个电流就是所谓的雷电流。大多数雷电流峰值为几十kA,也有少数上百kA以至几百kA的。雷电流大多数是重复的,通常一次雷电包括3—4次放电。 3.3.3 习惯上将雷电流拱形前沿的电流上升率称为雷电流的波头陡度,用符号di/dt表示。di/dt的大小对雷电防护问题极为重要。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3 雷电活动和雷电活动日 3.3.1 评价某一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通常用两种方法。其中最常被使用的是雷暴日,即以一年当中该地区有多少天发生能听到的雷鸣来表示该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弱。 3.3.2 另一种较精确的评价雷电活动的方法是雷闪频数。雷闪频数是指1000km范围内一年共发生雷闪击的次数(也可以用每1km一年内雷击次数为单位)。雷闪频数的测量的主要手段是无线电技术。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4 雷电活动区 根据年平均雷暴日的多少,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 25 天; 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 25~40 天以内;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 40~90 天以内;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 90 天的地区。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6 雷电电磁效应的危害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8 雷电灾害分类 直击雷; 二次感应雷; 雷电电磁脉冲(LEMP); 地电位反击等。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9 防雷区 3.9.1 防雷区的定义 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按照通信局(站)建筑物内外、通信机房及被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进行被保护区域划分,这些被保护区域称为防雷区(LPZ) 。 3.9 防雷区3.9.2 防雷分区及等电位连接示意图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10 “滚球法”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3 有关雷电理论的简单介绍 3.11 “45度保护角法”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4 防雷主要防护元件的性能与选用 5 电涌保护器(SPD) 电涌保护器(SPD)在通信局(站)是用于各类通信系统对各种雷电电流、操作过电压等进行保护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6 通信局(站)内雷电过电压保护原则 6 通信局(站)内雷电过电压保护原则 6.5 出入通信局(站)的电力电缆(线)、通信缆线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观看电视剧 感动生命 观后感3篇.doc
- 乐平市2005届初三物理总复习试卷(四).doc
- 新学期小学教研室工作计划.doc
- 九年级物理单元检测试卷(第十四章:机械能).doc
- 乙烯和乙炔实验室制法的比较.ppt
- 九年级物理试卷(多彩的物质世界).doc
- 九年级上 第10章 单元评价试题 doc.doc
- 九年级物理试卷(第十一章、运动和力).doc
- 九年级物理单元检测试题第十四章 机械能.doc
- 乐平市2005届初三物理总复习试卷(七).doc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