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科医生需要重视控烟工作
全科医生需要重视控烟工作
【关键词】全科医生;控烟工作;社区卫生服务
新时期卫生事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一支立足于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队伍,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预防保健措施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全科医生为了能很好地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应用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备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能力。
我国人民的死亡谱列于前四位的疾病,农村与城市不尽相同。农村以呼吸病占首位,脑血管病次多,恶性肿瘤居第三位,心血管病占第四位;而城市脑血管病居首位,恶性肿瘤次多,呼吸病占第三位,心血管病第四位。虽然农村和城市死因疾病排位不同,但前四位疾病是相同的。这四种疾病的发生有许多原因(包括遗传与环境的因素),但都与吸烟有关。吸烟时烟草雾直接进人呼吸道,因而呼吸道首当其冲,受害最大。国外研究报告90%的肺癌是由于吸烟引起的,75% ~8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与阻塞性肺气肿)也是吸烟所致,30%的其他器官恶性肿瘤死亡与吸烟有关。吸烟是冠心病致病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预防上述四类疾病的发生,减低其死亡率,控烟工作是唯一易行有效的措施。
我们控烟运动起步较晚,始于70年代,比工业化国家晚20年。目前,虽然45岁以上者吸烟率已有下降趋势,但吸烟者戒烟的不多,戒烟的成功率很低,吸烟者戒烟的多因患吸烟有关疾病而被迫戒烟,失之已晚。今后的控烟工作中需要加强的是推进戒烟工作,全科医生在这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
1 我国目前的戒烟情况
根据l984年全国50万l5岁及以上人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男性吸烟戒烟率为4.17%女性为9.73% ,男女平均戒烟率为4 78% 戒烟原因:68 37% 由于本人患病,12.3% 由于受到吸烟危害健康的卫生宣传教育的影响,6 6% 由于经济原因,5.38% 由于爱人反对,4.15% 由于亲友吸烟患病,3.11% 由于父母反对而戒烟。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6.8% 吸烟者曾想戒烟,但实际戒烟者仅占吸烟的9.4%,且成功率仅占吸烟的3.6%(WHO戒烟成功标准为吸烟者不吸烟达二年者)。戒烟成功人数与复吸人数几乎相等。
戒烟原因中,因患病戒烟者占47% ,担心患病而戒烟占34% ,两者共占81%,家庭成员反对而戒烟者占15%,健康教育影响而戒烟者占9% ,经济原因而戒烟者占11%。1984年及1996年两次调查均示我国吸烟者戒烟率偏低而且主要是由于患病后被迫戒烟。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
2 我国吸烟者戒烟率低的原因分析
2.1 处于烟雾弥漫的大环境中
2 1.1 历史久长:烟草输人我国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数个世纪来,对成年男性吸烟被认为是正常的社会习俗。要改变为“不吸烟是社会的正常习俗,吸烟害己害人,是不文明的行为”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工程而不仅是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较长的时间全民参加才能完成。
2.1 2 群体庞大:我国男性吸烟率极高,70% 以上30岁男性吸烟,且日吸量上升:1952年为1支,1972年为4支,1992年为10支,至1996年稳定在11支。
2.1.3 俗习影响:向对方敬烟表示尊敬,吸烟常作为社交手段,烟酒常用做礼品送人。
2 1.4 禁罚不严:虽然国内大城市均有“禁止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吸烟”的规定,但公共场所的界定太窄,办公室、娱乐场所及饭馆等均朱包括在内 执行欠严格,违者罚金过少起不到惩罚作用。
2.1. 5 法规不全:我国尚无全面工作场所禁烟的规定或法规(仅少数防火灾发生的化学工厂、燃料工厂禁止吸烟)。
2.1 .6 健教忽视:戒烟有益健康的卫生教育工作,媒介宣传力度不够尤其在农村;烟草危害健康警语占面积太小,无权威性,内容不具体.未采取轮换制。
2.1. 7 管理不力:低档卷烟债格低廉;走私卷烟猖獗;禁止烟制品广告促销限制范围小,问接广告促销未受到限制(如赠送带烟牌号的礼物)资助文体活动比赛冠名等。
2.1.8 媒体误导:电视正面人物吸烟镜头多,树立吸烟者的正面形象起到鼓吹吸烟的作用。
2.2 烟草的成瘾性
2.2.1 心理性依赖:如手指夹烟卷,口唇衔卷烟,饭后休闲、紧张时、交际时吸烟。
2.2.2 药物性依赖:主要是尼古丁依赖。每日吸烟l5支或以上,超过10年者大多有尼古丁依赖。可参考Fagerstrom指数评定尼古丁依赖性的轻重。
2. 3 戒蝈成功的因素
2. 3.1 有效的健康教育:相信烟草对健康的危害;相信戒烟对健康的好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