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录礼记选附录礼记选进学之道本文节录自学记篇学记
(一)進學之道
本文節錄自學記篇。學記是我國最早的一篇教育專著,全文雖僅一千二百餘字,卻可視為儒家教育思想的整理。其中記述學習的功用、目的、原則與效果,並討論教學為師的道理。此處節錄「進學之道」,強調尊師敬業,為學者初入學時應有的態度與方法,確實是切於實用的道理。本課三篇原皆無題,標題為後人所加。
(二)晉獻文子成室
本文節錄自檀弓下篇,記敘晉大夫往賀文子新居落成,藉張老善於諷頌,趙武善於自禱的話語,以說明「知福、惜福者得享福」的道理。
(三)曾子易簀
本文選自檀弓上篇,記敘曾子臨終前聽到家童無意間說出自己所睡的是「大夫之簀」,他醒悟到這是不合禮制的,於是堅持要換掉席子以求合乎禮制。反映出曾子寧可守禮而死,亦不願苟且違禮的精神。
禮記是一部論禮的文獻總彙,係孔門後學所記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各篇內容非一人一時所著。西漢中,禮學家戴德從中挑選八十五篇編纂成書,世稱大戴禮記;他的姪兒戴聖選四十九篇編纂成書,世稱小戴禮記。東鄭玄為周禮、儀禮、禮記作注後,始並稱為「三禮」。
東漢末年,小戴禮記盛行,大戴禮記無人研習,所以後代所說的禮記都是指小戴禮記。今本十三經注疏中的禮記,為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
禮記一書,內容記載先秦古制,其中錄有一些孔子言論及其弟子對孔子思想內涵的發揮,或可視為先儒家學術論文的彙編,為研究先秦儒學史提供了相當充分的資料;特別是在禮學、禮治的闡述上,占有特殊地位,可提供經學、文化史、宗教史上的研究資料,標誌著我國文化精神的核心價值。
(一)進學之道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嚴 尊敬。
尸 古時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
無北面 古時天子面南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若天子向老師請教,則面東,教師面西,不以臣子相待。
庸 歸功。
攻 砍伐。
節目 樹木枝節連結堅硬處。
說 同「脫」,脫落。
(二)晉獻文子成室
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獻文子 姓趙,名武,為晉國之卿。
發 致送賀禮。
輪 原指盤屈而上,引申為高大的樣子。
奐 同「煥」,鮮明、光亮。
歌 祭祀時奏樂。
哭 指舉行喪禮。
聚國族 指宴飲。國族,晉國的貴族。
全要領 指免受刑戮,保全身體與性命。要,同「腰」。領,指頭頸。
九京 即「九原」,春秋時代晉國卿大夫的墓地。
北面 古代的禮儀,長輩面南而坐,晚輩北向而拜。趙武這樣做是表示悼念的意思。
稽首 叩頭到地後,伏於地上停留片刻後再起來,這是九拜(九種拜禮)中最恭敬的禮節。稽,音起。
(三)曾子易簀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
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
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寢疾 臥病於床。
樂正子春 曾子的弟子。
曾元曾申 皆為曾參的兒子。
華而皖 指席子的畫飾很華麗,材質很光滑。
季孫 魯國大夫。圣
病革 病危。革,音急,急。
變 翻動身體。
幸 希望。
姑息 無原則的寬容對方。
正 合乎禮節。
沒 通「歿」,死亡。
(一)進學之道
學記篇,為論說類古文。內容是先秦時期儒家學者的教育經驗,與依經驗總結而成的教育理論體系。本段強調為學應有的態度和方法。為學首先要能尊師,因為唯有尊師,對學問才有一番誠意,代表道德真理受到重視;也唯有尊師重道,學生才有嚴肅的學習態度,進而把握學習的門徑,老師教導起來自然事半功倍。接著說明要尊師重道,首先應從國君做起。在古代,當臣子充任祭者或是任教時,天子就不能用對待一般臣子的禮節來對待他們。用這樣的事實,一方面說明尊師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學生的學習發展有一定的通則,不可以躐等而行,因個別差異,時間、空間、和順序,有速有緩。因此,教師也要彈性靈活的教學,或因材施教,或因勢利導,才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