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盐城)复习课件: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共52张PPT).pptx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盐城)复习课件: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共52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盐城)复习课件: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共52张PPT)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  《新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材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作了具体安排。 近年来全国中考试题中,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由原来直接考查词语的释义变为以考查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为主。 2.对同义词的考查,重在比较辨析。 3.加大成语考查的力度。;  对词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有: 1.选择题:(1)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2)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成语、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的一项。 2.填空题:(1)在语段中用相关的词语替换画线文字;(2)根据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3)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 3.简答题: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并用新词造句。;;真题例析;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___。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  干涸  堕落 B.枯黄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思路分析];3. 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思路分析];;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 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的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中同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当使用,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 1.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2.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人,如“眉飞色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 3.辨清感情色彩。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明辨,看看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褒义词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等。 5.辨析形似神异。 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