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络合滴定法
NWNU-Department of Chemistry 3.1 概述(A brief review) 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络合反应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用物滴反应、显色反应、萃取反应、沉淀反应、等。 3.2 分析化学中的常用络合物 3.2.1 简单络合物(无机络合物) 由中心离子(金属离子)和单齿配体(无机络合剂)形成,形式MLn 无机络合剂: F-, NH3, SCN-, CN-, Cl-, 1.“OO”型 以两个氧原子为键合原子,通过氧原子与金属离子相键合,与硬酸型阳离子形成. “NN”型 乙二胺 - Cu2+ 三乙撑四胺 - Cu2+ 3.“NO”型通过氧原子和氮肥原子与金属离子键合,与硬酸、软酸、中间酸阳离子形成。 4.含硫型“SS”型、“SO”型、“SN”型 3.2.3乙二胺四乙酸(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简称EDTA或EDTA酸, (H4Y) EDTA的物理性质 水中溶解度小,通常抽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Na2H2Y·2H2O),简称EDTA 难溶于酸和有机溶剂; 易溶于NaOH或NH3溶液—— Na2H2Y?2H2O 当H4Y溶解水中时,它的两个羧基接受H+,形成H6Y2+,EDTA就相当于六元酸,具有六级解离平衡。 不同pH值下EDTA的主要存在型体 3.2.4 EDTA络合物 氮原子和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键合,生成具有多个五原子环的鏊合物。 1. 特点: 1)反应速度快 2)反应彻底,一步完成(1:1),无分级络合现象 3)生成的络合物易溶于水 Ca-EDTA螯合物的立体构型 EDTA螯合物的模型 2. EDTA配合物特点: 1) 广泛配位性→五元环螯合物→稳定、完全、迅速 2) 具6个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多形成1:1配合物 3) 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无色,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更深,利于指示终点 3.3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Equilibrium constant) 3.3.1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稳定常数或形成常数表示。 某些金属离子与EDTA的形成常数 3.3.2 MLn型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Cumulative stablity constant) 酸效应曲线的应用 确定金属离子单独进行滴定时,所允许的最低pHmin值(最高酸度)。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在一定的pH范围内,什么离子可被滴定,什么离子有干扰; 帮助选择指示剂 2)共存离子效应:共存离子与络合剂反应引起的副反应。 共存离子效应系数:存离子效应的副反应系数 3) Y的总副反应系数 2.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1)络合效应:除Y以外,其它络合剂与M形成络合物而使主反应受到影响的现象。 2)络合效应系数:其它络合剂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 3)金属离子的总副反应系数 假若溶液中有两种络合剂L和A共存 金属离子的总副反应系数 假若溶液中有两种络合剂L1、L2、 ···、Ln共存 lgαM(NH3)~lg[NH3]曲线 3. 络合物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αMY M + Y = MY H+ OH- MHY M(OH)Y 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αMY 3.4.2 条件稳定常数(Conditional equilibrium constant) M + Y = MY 在许多情况下, MY的副反应可以忽略 条件稳定常数 说明AlY已被破坏。 原因:Al3+与F-属于硬酸与硬碱结合,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该体系不能用EDTA滴定Al3+。 例6 计算pH2.00和5.00时的lgK ?ZnY Zn + Y ZnY α Zn(OH) α Y(H) α ZnY(H) pH=2.00 lgK ?MY~pH曲线 lgK ?ZnY~pH曲线 3.5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在络合滴定中,被滴定的是金属离子,随着络合滴定剂的加入,金属离子不断被络合,其浓度不断减小,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的pM发生突变,了解其变化规律对络合滴定分析的理解极其重要。 络合滴定与酸碱滴定相似,大多数金属离子M与Y形成1:1型络合物,根据软硬酸碱理论,M为酸,Y为碱,与一元酸碱滴定类似。 与酸碱滴定的区别: 1)M有络合效应和水解效应 2)Y有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 因以上两个因素,K’MY会发生变化,而Ka不变。 3.5.1 络合滴定曲线(Ti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化生]化学: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4.ppt
- [理化生]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doc
- [理化生]复习课件电能电功率.ppt
- [理化生]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磁场中的运动.ppt
- [理化生]基因的表达与对性状的控制20121022.ppt
- [理化生]弹力 弹簧测力计.ppt
- [理化生]强烈推荐:高二上学期半期考基本题型.ppt
- [理化生]平抛运动.ppt
- [理化生]性质活泼的氧气.ppt
- [理化生]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ppt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