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课文回顾 26. 强项令(范晔)           27. 包拯(脱脱) 28. *岳飞(毕沅)?    29. *《列子》二则    杞人忧天?    杨布打狗? 30. 诗词五首 迢迢牵牛星  渡荆门送别(李白)?   ? 春望(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强项令》回顾 字音及词义: 驻车叩马:拉住马车。驻,停留。叩,拉住,勒住。 大言数主之失: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大言,大声说。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格杀:打死。格,击打。 圣德中兴:圣明有德而复兴。 持之:强拉他。持,挟制。 谢主:向公主谢罪。谢,认错。 强使顿之:用强力使他叩头。 白衣:平民,百姓。 悉以斑诸吏: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 搏击:捕捉打击。 豪强:依仗权势欺人的权贵。 妻子对哭:妻子和儿女相对哭泣。 敝车一乘:一辆破车。 葬以大夫礼: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埋葬了他。 《强项令》回顾 关于作者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侯,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强项令》回顾 关于《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强项令》回顾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记叙了董宣秉公执法,“格杀” 公主家奴,并痛陈严格执法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突出了他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强项令》回顾 文章脉络 课文先写“董宣执法”的故事,后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文章一共有两段,其中的第一段是重点内容。 第一段:重点记叙一件事,突出了董宣的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这是侧面表现董宣的廉洁奉公。 《强项令》回顾 写作方法 ⑴篇幅不长,但脉络清晰 ⑵很注意主次协调,正面、侧面呼应,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⑶关键句子的揣摩: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这句话的意思是: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令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这句话写出了董宣的宁死不从,表现了他不畏权贵的精神。 《包拯》回顾 字音及词义: 字:古人在年满二十时取表字。一般说来,古人的的名和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徙:从一处到另一处。课文指改换任职地点。 迁:迁移职位,课文里指升官。 刺疆事:刺探边疆的(军事)情况。 无以对:没有什么话说了。 敛手:指收敛行为,不敢胡作非为。 陈曲直:陈说是非。 恶:憎恶、讨厌。 苛刻:过于严厉苛求。 推以忠恕:对人忠厚宽恕。 伪辞色悦人:假装出一副说话、做事的神态讨好别人。 仕宦:做官。 犯赃:犯法贪赃。 大茔:指家族暮地。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不遵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儿子及孙子。 《包拯》回顾 关于作者 脱脱,字大用,1313年生于蒙古贵族之家。脱脱自幼时拜浦江名儒吴直方为师,十六岁即精通经史,且武功超群,膂力过人,被任为内宰司丞兼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 《包拯》回顾 关于包拯 包拯(包青天)(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包拯》回顾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对包拯的几件事的叙述,突出了包拯的机智、廉洁、巧言善辨、为官刚正、执法严峻、克已奉公的性格。 《包拯》回顾 文章脉络 课文分五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特点。 第一段,通过具体记叙包拯智破割人牛舌案,突出了他的为官机智。 第二段,写包拯和先前的知府的不同,从正面突出了他的为官清廉。 第三段,写包拯出使契丹,机智地驳倒契丹,不辱使命,突出了他的巧言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