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龙风景区素以林海莽原
双龙风景区素以林海莽原、奇异洞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现已查明全区共有各类景点151处,其中自然景点134处,人文景观17处。自然景点包括有观赏游览价值的溶洞10余处,山峰景观18处,岩石景观(溶洞和造型地貌)57处,植物景观18处,水体景观23处,天象景观4处,动物景观2处。最为有名的自然景观是分别以“卧舟”、“观瀑”、“赏石”、“探险”四种特殊游览方式扬名于世的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和仙瀑洞,并有奇趣盎然的桃源洞。 金华山是历史上有名的道教名山,早在宋代即有“天下名山”之誉。宋元右六年(公元1091年)婺州太守北山祈雨,使之一时名声大振。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它与历史上的赤松宫一起被誉为“洞天福地”。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以洞天福地重建的赤松宫,因为其宏大规模而被誉为“江南道观之冠”。汉第三十代张天师、东晋赤松子、安期生、黄(皇)初平兄弟、徐公、葛洪、路光、赵元清、元代赵缘福、叶审思、明代普仁等道教名流都曾游历或修炼于此。尤其是现今闻名于港、澳、台、北美、东南亚一带的侨仙黄大仙,就是在金华山修炼成仙的。在香港啬色园黄大仙庙主殿前牌坊就刻有“金华分迹”字样及有关“叱石成羊”传说的雕刻。作为黄大仙的真源和祖庭,金华山是独一无二的,它在海内外别具一番神缘、乡缘和商缘。景区内现有黄大仙祖宫、金华观等景观,并有关黄大仙传说的卧羊山、叱石成羊、白马腾空、撞石成仙等多处景点。 双龙更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双龙的洞景开发已有1600多年历史,东晋以来双龙风景名胜就为世人所钟情和簇拥,唐宋明清几度辉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仅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东坡、李清照等历代名人佳作就有2000余篇。大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诗人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李先念、彭真、严济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现景区内有毛泽东视察双龙水电站纪念馆等景点。
主要景点简介 黄大仙祖宫 黄大仙祖宫座落于黄大仙景区内,风景秀丽的鹿田湖东侧,坐北朝南,倚山望湖,海拔562.8米,空气中的水汽多呈过饱和状态,湖畔常有云山雾海,蔚为壮观,呈现道教特有 黄大仙主宫黄大仙塑像
的神秘气氛。 整个祖宫呈七迸阶布局,从南向北依次为石照壁,石牌楼, 灵官殿,钟楼、祭坛、鼓楼,大殿,三清殿,祈仙殿等。南面 五进现已完工,石照壁长18米,厚1.5米,高4.8米,气势磅 礴。照壁南面刻有黄大仙金华山牧羊及大仙兄弟两人骑鹿驾鹤 得道升天传说的浮雕,照壁北面刻着金华著名书法家毕民望老 先生手书篆体赤松仙师自序。照壁对面的石牌楼(三重檐的主 牌楼,两重檐的两座边牌楼)全部用石板砌成,结构精巧,错 落有 致,体现了道观建筑庄重的宗教氛围。 祭坛是祖宫内宗教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祭坛还有个非常 神秘有趣的现象,每当游客站到坛中央鱼形太极图的中心喊一 声,就能听到四面传来较大的回音,人犹如站在谷底。祭坛东 西两面的钟楼和鼓楼,为四重檐结构,层层叠叠,别开生面, 富有道教特色。其内的铜钟重3吨,木鼓直径1.5米。 大殿为道教典型的歇山顶重檐结构,占地1068平方米,总 高20.88米,气势宏伟,再现了当年江南道观之冠的雄姿。殿内 的黄大仙神像座坛高1.668米,像高5米,整个神像由香樟精心 雕刻彩绘而成,散发出阵阵清香。神像坐姿神态安详。自然、传 神,体现了东阳木雕传统工艺之绝之妙。大殿左右两壁仿青铜的 根木浮雕展现了1700年前流传至今并不断创新的有关黄大升仙的 传说,从出生到得道成仙再到香港显灵,分别为“玉帝赐胎,初
平牧羊、叱石成羊、赠桃度仙、大仙行道”等乃个故事。刻工情细拼卜实,人物栩栩如生,整个浮雕古色古香,清幽素雅,别有一番韵味。 双龙洞 双龙洞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象征,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每拔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 石酷似龙头,故名“双龙洞”。外洞宽敞,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驻足。常年洞温为15℃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领有“上山汗如雨,人洞一身凉”之感。洞口西壁“双龙洞”三字,恃为唐人手迹;东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杰出书法家于右任之手笔。如果说双龙的内洞是“龙宫”的话,那么外洞仿佛似“龙厅”。其中西厅一挂“石瀑”,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往前是“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等景观。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