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虚与实.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课堂中的虚与实

语文课堂中的虚与实 ——浅谈新教材的诗词鉴赏教学 李庆霓 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将“学”分为三类:科学、史学和文学,他认为:“凡事物必尽其真,而道理必求其是,此科学之所有事也。而欲求知识之真,与道理之是者,不可不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其变迁之故,此史学之所有事也。若夫知识、道理之不能表以议论,而但可表以情感者,与夫不能求诸实地,而但可求诸想象者,此则文学之所有事。”因此,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重点之一是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如今我校高二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新教材,几乎整个第三册的内容都由诗词组成,于是,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可是,我们该从何入手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呢?我想,对于教师的要求应该是把自身蕴涵的功夫表现在课堂上,在课堂艺术里。因此,在这里我要提出一点心得:虚实结合的课堂教学。 那么,该如何运用好或虚或实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呢?我认为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这是从诗词本身的特点入手来谈的。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曾以龙喻诗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诗如龙然,赵执信的这段话正好准确而生动地说明了诗词它的虚实高度统一的艺术特色。诗词的这一艺术特色,使得它几乎成为各种文体中最难创作得好、也最难讲授得好的一种。因此,对于诗词的教学,历来就是许多语文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于是,就有人采用“避虚就实”的法子,把整首诗先为学生作了翻译,当然,这对于理解诗歌本身的含义是很有帮助的,但似乎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因为,它把学生的思维先用篱笆围了起来,从而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另有一些人却将诗词完全虚化,认为诗词不必讲,让学生自行理解即可,对于学生的不同体会也认为是见仁见智,不必理会,这样的教学当然有利于学生们放飞思维,但这些天马行空式的思维却会由于缺少一定的指导而失去方向,最后陷入混乱的、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我们最好还是用虚实相生之法来阐释虚实结合之诗词罢。实者,释诗词其形式、其背景、其内容也。如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时,即可在此释作者之创作背景,谈1925年的中国社会状况,并让学生从中自行归纳出本词写于何时何处,此为讲实也。虚者,释诗词之思想之意境也。那么,如何言虚释虚呢?我本人认为是虚实对比之中教学难度更高、层次更高的另一方面。其特点是难见一时立竿见影的成效、却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及学习兴趣。我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讲:其一,采用比、兴手法作释;其二,采用以彼诗释此诗之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比”也,可引学生另设喻体喻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此“兴”也,可引当代民歌以释之;又如讲李煜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就可用他的同类作品《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来作阐释,这样,就既了解了背景,又明白了李煜亡国的原因,同时也能体会出他的亡国之愁、亡国之思,一举数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是以山水喻眉眼,还是以眉眼论山水?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此诗之魅力所在也。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 这一点谈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问题。《画鉴析览》中有言曰:“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画固如此,诗实亦然。诗词,由于它的语言极简约、极概括、极精练,因而留给欣赏者的想象空间就极宽阔。于是我们就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所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找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因此,我们说诗歌的集中性需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跳跃性需借助想象补充。 诗词,它本身是作者的想象活动,同时,它又是欣赏者的想象活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欣赏诗词是对于诗人想象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放飞思维、展开想象呢?这就涉及到两点:一是激发,二是进行角色置换。这两点做好了,学生的想象放开了,那么对于诗词的“虚”处也就能有所体会了。首先,刺激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讲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可先让学生欣赏一幅山水画;讲《孔雀东南飞》时,可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其次,角色置换。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全诗都是围绕着“幸福”二字展开描写的,所描写的内容既有虚、又有实,“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和每一个亲人通信”、“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想象着这一系列幸福的日常生活,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去,进行角色的置换,想一想,如果你是海子的话,你还认为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