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报道新闻的写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荐参考书目及报刊 彼得?兰德 《走进中国》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美国与中国》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郭可 《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一版 《环球时报》 《参考消息》 Beijing Review China Today 中国对外报道的历史情境 中国国际形象演变的若干历史阶段、特点与成因 可以选择的传播策略 对外报道的意义、作用和任务 中国国际形象演变的若干历史阶段、特点与成因 国际形象的变化: 光辉灿烂的中国——马可波罗后 高深莫测的中国——明代至清中叶 劣等民族的中国——鸦片战争后 大有希望的中国——抗日战争前后 有办法和蓝蚂蚁——新中国成立后 疯狂暴乱的中国——文革时期 田园诗画的中国——1972尼克松访华后 苦海余生的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 伟大实验中的中国——80年代中 妖魔化的中国——90年代后 中国国家形象被妖魔化及其原因 国际信息流中的西方强势问题 政治因素的作用 意识形态的差别 新闻消费主义倾向 中国政府公关策略的落后 国际信息流中的西方强势问题 国际信息流的概念 超越国界并在两个(或以上)国家和文化体系之间的讯息运动 Hamid H. Mowlana : 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 信息流程 受众关注新闻事件 事件发生记者采写 稿件处理 媒体发布新闻信息 强势问题 流向强势 文化和语言强势 媒体影响力强大 政治因素的作用 这种政治因素主要是来自“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肯定会对政治经济逐渐崛起的中国怀有隐忧。 意识形态的差别 美国一直以来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都是非常激烈的,自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美国便把中国作为其反共的主要目标,并把反共意识形态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筛选新闻的主要原则和重要因素,而如今这种冷战时期的思维仍然在新闻编辑方针中起作用。 新闻消费主义倾向 与中国新闻价值取向不同,美国的新闻虽然鼓吹绝对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但是从其新闻选择原则来看,往往迎合受众的口味,考虑新闻在受众中可以有多大的欢迎程度,能为报纸带来多大的利润和影响力,这样的消费主义倾向表现在美国媒体对华新闻报道中,就是必须采写那些民众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故事,这些新闻主题就应该是与民主与自由相冲突的所谓西藏问题人权问题镇压法轮功。 中国政府公关策略的落后 一方面由于中国传媒要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使得公共关系业的发展举步唯艰,国内对于公共关系的重视远远不够。政府对于公关的重要性认识有限,对于公关的具体策略实施还不够完善,危机管理意识还没有深入到领导者心中,发言人制度也只是刚刚开始。这些都使得政府在国外的公关活动显得拙劣,当危机出现时,本可以处理好的问题变得棘手。 可以选择的传播策略 启动政府公关 媒体关系 文化艺术交流 形象广告 加强信息公开 对外报道 丰富新闻内容 适当放宽对外国记者的采访限制 及时发布危机事件的信息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对外报道 对外报道是向国外提供信息(包括新闻、公告、文件、资料等)并进行国际交流和配合国际斗争的重要手段。 对外报道的目的是在国际上塑造本国的形象、维护其利益、宣扬其立场、散播其观念,以争取外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对本国的了解和友谊。 对外报道的媒介 中国对外报道的基本特征 对内对外报道共同遵守的准则 贯彻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报道必须真实 报道必须具备新闻基本要素 中国对外报道的基本特征 对外报道的任务、报道者与受众的关系以及报道效果的产生均不同于对内报道 对外报道的任务 对外报道者与国外受众的关系 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 一种友好的关系 一种提供服务的关系 报道效果 知识领域 业务领域 思想领域 中国对外报道的基本特征 对外报道的对象不同于对内报道 对外报道对象的特点(外国人,英美强势媒体): 文化鸿沟 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别 文化水平——知识分子 社会地位——中等社会阶层 职业状况——十分广泛 中国对外报道的基本特征 对外报道为取得效果,从内容到形式有不同于对内报道的要求 国外受众不接受被认为是“宣传”的东西 只有“客观报道”才是可信的 “适应”和“迁就”——”以我为主“和” “有的放矢”的辩证统一 中国对外报道的基本特征 对外报道与对内报道的不同方面 题材(subject) 主题 (theme) 角度(approach) 写法(presentation) 语言文字 (language) * * * * * ?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