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问题研究.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

1、爱满天下,有教无类   博爱精神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奉献精神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求真精神 4、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              创新精神 5、学生是太阳,教师是地球 儿童第一的精神 6、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开拓精神 7、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敬业精神 8、利用社会的力量办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 办学校 与时俱进的精神 * * 关于师德问题研究 童富勇教授 (fytong@mail.hz.zj.cn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专家 教育部曾宪梓高校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浙江省人民政府督学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关于师德问题的研究 一、??????? 教师职业的由来及称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灵魂。? 《教育大辞典》把教师职业定义为“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P700)作为专门从事培养人的专业人才,教师职业古已有之。 据考证:教师的名称本来自军队。“师”最初就是军官的称号。“师氏”指的是军队的高级军官,“大师”是比师氏更高级的军官。西周时,担任国王警卫队长的师氏、保氏、除了负责警卫、随从、军旅等大事之外,还要兼管贵族子弟的教育。 由于贵族子弟要成为未来的统治者、军队中的指挥,因此军事训练就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这样由军队中的师氏兼任教师工作也就是最恰当了。久而久之,“师”就成了教育者的称呼,后来担任教育 中国从古至今对教师有许多称谓,使用较为普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师: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礼记、文王世子》不但记载了师,而且还指出了师的主要作用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论语》中多处提到“师”字,表明师是当时对教师的普遍称谓。《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可见,孔子与学生交谈中,不但以师自称,而且告诉他的学生如何事师、求师、做师。 老师:学生对教师的尊称。 中国古代对从事教学的年老资深学者的称谓。《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骈之属皆已死,刘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战国百家争鸣时期,荀子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声名显赫大学者、学术领袖。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在讲学上,则被尊为“最为老师”,即时公认的最有德望的教师。老师这一称呼,到了明清两代,就成了生员对学官,应试得中举子对主考官的称谓。清末新教育,废科举,兴学校,老师一词就成了对教师的普通称呼。 傅:西周以后辅导国王或太子的教官名,位次于师。 师傅:原本是古代辅导国王或太子的教官名。西周时作为对老师的通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秦以后,师傅一词不逐渐成为学徒对业师的尊称,或一般人对有技艺的人的称呼。 先生:古代对教师的尊称。语出《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也就是说先生泛指指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教师。《管子、弟子职》:“先生既息,各就其友。”学生等教师休息后,再与同学相互讨论、观摩。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P1687) 夫子,古代对教师的尊称。《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在回忆老师的教学方法时,不禁赞叹不已。“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夫子就是颜回对老师孔子的尊称。 博士:对国子学、太学等中央官学教师的称呼。汉武帝时,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此职遂成为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以后历代皆设五经博士,或名太学博士,国子博士,四门博士等。至宋代废止。P111 教授:学官名。宋至道元年(995)始置,为皇室子弟师傅。庆历四年(1044)后,州学、府学、小学亦设。以经术、行义训导学生,掌课试之事,执行学规。元、明、清府学均置。 教谕:学官名。宋代京师的小学和武学中始设,为正九品官,负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