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广新技术

推广新技术 做大金桔业 昔日古板变成富裕文明小康村 阳朔县农业局 近年来,在自治区农业厅的关心和支持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阳朔县农业局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力推广金桔“三避”技术,解决了金桔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了一个支柱产业。全县3万亩金桔采用了“避雨避寒”技术,占挂果树的99%。推广金桔“三避”技术给我县带来5大好处:一是面积迅速扩大。金桔种植面积从1999年的不足1万亩迅速发展到2005年的5.4万亩;二是产量产值大翻番。产量每亩比不盖膜提高1000公斤以上,产值提高7000元以上。总产量发展到4.5万吨,产值接近4亿元;三是品质卖价大提高,金桔卖价从原来的每公斤1.8-2元,提高到8~10元,高的卖到16元;四是打造了产地品牌,打开了市场。阳朔金桔先后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等称号。畅销俄罗斯、哈尔滨,南销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五是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的农户比比皆是。“三避”技术使金桔产业越做越大,全县出现了许许多多靠种植金桔富裕起来的新农村,白沙镇的古板村就是众多新农村中的一个典型,该村己成为桂林市乃至中国西部少有的富裕文明小康村。下面我简要汇报靠“三避”技术富裕的这个典型村的情况。2005年古板村金桔种植面积4175亩,产量达6000多吨,总产值达3500多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32万元,彻底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一个拥有12个自然村, 640户人,总人口2528人的古板村人均纯收入达1.32万元,收入最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一些五保户也成了万元户,这恐怕在桂林乃是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前,古板村是一个“吃粮靠统销,用钱靠卖柴”的典型山区贫困村。穷则思变,改革开放后,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山劈岭种金桔,1999年全村金桔种植面积2411亩。但是,村民依然没能靠种金桔致富,主要原因是每年冬季金桔成熟期,遇到降雨或空气湿度太大,加上气温骤降,满山遍野的金桔就会裂果、落果。要到手的收入就这样毁于一旦,为了减少损失,农户只好在降雨降温来临前,金桔果实未充分成熟时采收贮藏,提前采收的金桔果实酸度大,色泽及品质都较差,市场卖价低。因此种金桔果的收入低下,村民们还是无法致富。为解决金桔成熟期遇降雨降温天气出现落果、裂果的难题,县科技攻关小组经过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金桔树冠盖膜留树保鲜”的避雨避寒技术,解决了金桔淋雨易裂果、病虫害严重、商品果率低的问题,突破了金桔发展的应用技术瓶颈。为使农民尽快掌握金桔“三避”好技术,县农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在全县大力推广,古板村率先成为示范样板点,果农尝到了 “三避” 金桔的甜头,推广面积大幅增长。目前,几乎所有的挂果树都树冠覆盖薄膜,农民还自主创新,搞起了各种各样的金桔树冠覆盖薄膜留树保鲜的“避雨避寒”应用模式。古板村一带2万多亩满山遍野的薄膜覆盖白茫茫连成一片,农民形象地说,“三避”给金桔树盖了一层避雨保暖的“被子”,再也不怕金桔淋雨裂果,病虫害到处发生了。许多来考察的专家和学者感慨的说:“从来没有见过‘三避’金桔如此高效的创新技术”。眼下,金桔树成为村民的摇钱树,出现了枚不胜举的靠种金桔致富的典型。富马村村民黄沾军,种植金桔13.5亩(800株),1999年总收入4.82万元; 实行“三避”技术栽培后,2005年收获产量达52.03吨, 总收入28.12万元,户人均年收入高达5.62万元,金桔收入当年占农户总收入的97.1%,产值从4.8万变成28万,做梦也想不到。再如大山村村民黎加斌,种植金桔10.2亩(610株),1999年收入2.88万元;实行“三避”技术栽培后,2005年收获产量达36.11吨, 总收入18.41万元,户人均年收入高达4.61万元,金桔收入当年占农户总收入的96.8%。根据我们调查,目前古板村640农户中己有530户建起了每户超过200平方米的具有桂北民居特色的新楼房,建新房占全村总户数的83%以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昔日贫穷落后的古板村能发展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的小康村,靠的是金桔避雨防寒“三避”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大家都说“三避”一项小技术,打造了金桔大产业。通过“三避”技术的推广,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同时也树立了我们农业部门的形象,农民纷纷把“三避”技术称为“发财技术”或“一号技术”。今年是“自主创新科教兴农年”,我们农业局决心乘势而上,借这次视频会议的东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把“三避”技术作为自主创新科教兴农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在推广金桔避雨防寒“三避”技术的同时,逐步扩大在其他经济作物的应用,为打造优势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005年八步区全年推广农作物“三避”技术47.17万亩,其中推广避雨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