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教案 杨绕宏.doc
《小石潭记》教案
泸西县金马镇中学 杨绕宏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4.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文中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游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板书课题)
二、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柳宗元相关资料,课上展示交流,包括作者情况、交代写作背景等。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2.解题: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走进文本,疏通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2.教师范读课文,生轻声跟读,并强调下列字、词读音:
参差 寂寥 摇缀 隶 怆
3. 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1)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 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③似与游者相乐。( ) ④天涯若比邻。( )
[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二、走进文章,与文本对话
1.有感情的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2.赏读课文。
(1)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chu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 文中的“动”与“静”
点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科学探究 浮力的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doc
- 1999年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doc
-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滑轮》学案1(无答案)教科版.doc
- 2001年浅谈企业管理创新.doc
-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滑轮》学案2(无答案)教科版.doc
- 2008年浅析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及未来走向.doc
-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7.2《力的描述》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doc
-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9.1《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doc
-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doc
- 2009年浅析印刷企业厂房设计及安全生产.doc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初中生学习行为预测与个性化辅导策略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旅游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体育教学:超材料电磁特性在运动训练中的辅助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大学《生物育种科学-畜禽育种学》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高精地图实时路况更新与驾驶决策优化报告.docx
- 2025年大学《未来机器人-机器人感知技术》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初中英语口语表达中情景对话训练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中仿尺蠖机器人脊柱结构动力学实验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利用技术》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家居生产中的智能化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