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六章 总线系统精选
* 第六章 总线系统 6.1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之一。 1. 总线:是多个系统功能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借助于总线的连接,计算机在各系统功能部件之间实现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交换。 2.单处理器系统的总线可分成三类: 内部总线: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 系统总线: CPU同计算机系统的其它高速部件,例如:存贮器、通道等互相连接的总线。 I/O总线:中、低速I/O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 3. 总线的特性: (1)物理特性:物理连接方式,总线的根数,总线的插头、插座、引脚线排列方式。 (2)功能特性:指明每根线的功能。例如: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等。 (3)电气特性:电压型或电流型。 (4)时间特性:规定每根线在什么时间有效。 4. 总线的标准化: 不同厂家生产的部件可以在总线上互换使用,因为遵行了相同的系统总线的规定-系统总线的标准化的问题。 微机系统中采用的标准总线有: ISA总线: 16位,带宽8MB/S (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EISA总线: 32位,带宽33.3MB/S (增强型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VESA总线: 32位,带宽132MB/S (视频电子设备标准结构总线) PCI总线: 64位,带宽100MHz。 (外围部件互联总线) 总线带宽: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总线本身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MB/S,兆字节/每秒)。 P213 例1: 总线带宽Dr=(一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D?(传送周期数)T /每秒 (1)总线带宽Dr=4B?33M/s=132MB/s。 (2)总线带宽Dr=8B?66M/s=528MB/s。(64bit= 8B) 5. 总线的连接方式: 外部设备不能直接连接到系统总线上,通过适配器(接口;外设控制器等)接到系统总线上才能和CPU通讯。 (1)适配器(接口)的功能:通过它可以实现高速CPU与低速的外设之间工作速度上的匹配和同步,完成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所有数据传送和控制。 (2)单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三总线结构。 1)单总线结构 P213 图6.1 a)特点:一组总线。CPU可以把地址同时送到主存、外设。 优点:简单,增加设备容易。适应于小型机,微机。 容易扩展成多CPU系统。 缺点:单总线是一个瓶颈口。 动画演习六(1)。包括下列四种演习。 1)使用单总线取指令的演习。 主存?总线?CPU。 2)CPU和外设传送数据的演习(外设读入)。 外设?总线?CPU。 3)主存和外设之间传送数据的演习(DMA,外设读入主存)。 外设?总线?主存。 4)外设和外设之间传送数据的演习。 外设?总线?外设。 2)双总线结构P214 图6.2 动画演习六(2)。 a)特点:两组总线。系统总线和存贮总线。 存贮总线:CPU可以通过存贮总线直接进行主存的读写不需要通过系统总线,减轻系统总线的压力。 系统总线:主存可通过系统总线和外设之间交换信息(DMA)。 优点:保持单总线简单,增加设备容易的优点;而且增加了CPU 与主存之间的高速通道,减轻系统总线的压力。 3)三总线结构P215 图6.3 动画演习六(3)。 a)特点:三组总线。系统总线、存贮总线和I/O总线。 系统总线:CPU、主存和通道(IOP)可通过系统总线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道。 存贮总线:CPU可以通过存贮总线直接进行主存的读写不需要通过系统总线,减轻系统总线的压力。 I/O总线:多个外设与通道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 通道(IOP):是一台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IO处理器,分担了一部分CPU的功能,以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及外设与主存之间数据传送。 优点:使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 缺点:增加硬件比较多。 6.总线结构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P215 1)最大的存贮容量:单总线结构中,主存容量小于单总线地址线规定的最高容量;因为其中的一部分地址分配给外设用。 2)指令系统:单总线结构中,不需要I/O指令; 双总线结构中需要I/O指令。 3)吞吐量:三总线的吞吐量比单总线高得多。 7.总线内部结构:P216 1)早期总线内部结构:图6.4 动画演习六(4)。 50~100条线,按其功能分,分为三类: a)地址线:单向。传送主存和外设的地址。 b)数据线:双向。用来传送数据。 c)控制线:单向(CPU发向接口,或接口发向CPU)。用来指明数据传送方向、中断控制和定时控制。 早期总线存在的问题: a)CPU是总线的主控者,不能满足CPU多种环境要求。 b)总线结构与CPU紧密相关,通用性较差。 2)当代流行的总线内部结构(CPU也是总线上的一个部件): 见P217 图6.5 动画演习六(5)。 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