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建筑荷载设计规范》、《实用五金手册》。
模板及支架材料的选用
(1)箱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厚为15mm的竹胶合板,底模下纵桥向铺10cm×10cm方木,横桥向铺15cm×15cm方木;侧模立柱和横档均采用10cm×10cm方木。整桥采用钢管柱上接工字钢,工字钢上架设单排单层贝雷片支架,支架基础采用C15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管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预埋法兰盘连接。
(2)在端横梁薄壁墩外侧部位底模和侧模也采用厚为15mm的竹胶合板,底模下横桥向铺10cm×10cm方木,纵桥向铺15cm×15cm方木,支撑采用钢管柱上架设工字钢的支架方式,钢管柱与承台采用预埋法兰盘连接,钢管柱与工字钢采用焊接。侧模立柱和横档均采用10cm×10cm方木。
方木材质为松木。
支架初步设计
(1)支架基础采用C15混凝土条形基础,结构尺寸为4000cm×200cm×50cm;基础上采用直径Φ=325mm,厚δ=10mm的钢管柱,钢管柱与混凝土基础采用预埋法兰盘连接。在钢管柱上横桥方向铺设双排I28b工字钢,钢管柱与工字钢连接处设卸落箱,卸落箱采用直径Φ=377mm,厚δ=15mm,高350mm的圆形钢管,砂箱顶心采用直径Φ=325mm,厚δ=12mm,高300mm的钢管,顶心的卸落高度为150mm,放入砂箱的深度为150mm。顶心与工字钢采用焊接。工字钢上纵桥向架设单排单层200型贝雷片。贝雷片上铺设方木作为箱梁模板的纵、横肋,净间距由计算推算。
侧模立柱和横档净间距也由计算推算。
(2)在端横梁薄壁墩外侧部位支架采用双排直径Φ=146mm,厚δ=6mm的钢管柱,钢管柱中心距为1.1m,钢管柱与承台用预埋法兰盘连接,与工字钢采用焊接。柱上横桥向铺设I36b工字钢,工字钢上铺设方木作为模板的纵横肋,净间距由计算推算。
侧模立柱和横档净间距也由计算推算。
地基处理
由于地基承载力低,需将地基进行处理,基础处理采用:将河道内软土全部挖除后用机械碾压密实,然后按基础设计高程用粘性土进行回填,回填时应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密实度应大于90%。在回填土上铺30cm厚的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宽240cm,长4400cm。(见图1钢柱基础图)
四、模板、支架受力分析
梁端部分箱室处顶板混凝土厚0.25m,底板厚0.35;翼板部分混凝土最大厚度为0.5m;跨中部分箱室处顶板混凝土厚0.25m,底板混凝土厚0.2m。计算时按梁端部分箱室处混凝土厚度计算,控制箱梁各箱室处、翼板处的底模、楞木的设计。
梁端部分腹板厚2.98m,计算时按此厚度控制梁端和中跨腹板处底模、小肋、大肋、贝雷梁、工字钢的设计。
梁端薄壁墩外侧部位,混凝土最厚部分为2.98m,以此厚度计算控制梁端薄壁墩外侧部位处的底模、小肋、大肋、工字钢的设计。
施工时,箱梁分2次浇注,第1次先浇注底板和腹板混凝土,第二次浇注顶板及翼板混凝土(见图2)。在箱梁整体浇注完成后,再浇注拱脚混凝土。待箱梁整体张拉完成后,才进行钢管拱的施工。故在计算模板、支架时,不考虑拱脚混凝土和钢管拱。为简化计算,确保安全,计算时假定箱梁2次混凝土同时施工,并且第一次浇注不分担第二次浇注部分的荷载。
施工荷载的取值
恒载
梁体自重: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50,混凝土自重取26KN/m3,冲击系数取1.1。
竹胶合板自重取8.5KN/m3。
方木自重取7.5KN/m3。
贝雷片每片每延米自重取1KN/m(包括连接器等附属物)。
活载
施工人员、机具、材料及其它临时荷载,在计算模板及其下面的楞木时,按均布荷载2.5KN/m2计算,并以集中荷载2.5KN进行比较,取二者产生的弯矩最大者。计算支架时,按均布荷载1.5KN/m2计算。
混凝土振捣荷载:计算底模时取2.0KN/m2,计算侧模时取4.0KN/m2。
荷载组合
根据《建筑荷载设计规范》,均布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恒载分项系数×恒载设计值+活载分项系数×活载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
模板计算
底模计算
强度条件:σ[σm]
          qL2
      M        10
σ=   =
      W       bh2
                     6
式中:L── 底模下小肋净间距;
   b── 模板宽度,取b=1.0m;
   h── 模板厚,取h=0.015m;
[σm] ── 木材的抗弯拉强度,取[σm]=13Mpa;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载
q=1.0×{[(26×H×1.1)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