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作总结研究报告策划论文应用文心得体会演讲报告讲演稿演讲资料
诗歌作品的审美分析——以李煜为例
【摘要】: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影响甚大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期被誉为“千古词帝”。
【前言】: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
【正文】:
词人生平: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最后一位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相传生于天祚三年(937年)七月初七,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俱为五代著名词人。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八日于京师里第卧疾而卒,一说是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精于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独上西楼》等被誉为“千古词帝”。
1. 亡国前:前期词风——绮丽奢华又暗含命运哀愁
身为王子的李煜,生活上是极其奢靡的,家人的溺爱及身边环境的种种影响,致使他形成了一个优柔寡断,溺身儿女情长的性格。宫廷不仅是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地方而且是个 “声色窟”,家人们艺术才华都很高,身边又有不少附庸风雅的人。生活的视野狭窄、感情细腻等原因致使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语调是轻快的,风格则近似于花间词风。
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中写:晚妆初了,肌肤似雪,一队队浓妆艳抹的宫娥在殿堂鱼贯而列,龙吟凤啸,歌吹喧天,《霓裳羽衣》唱了一遍又一遍。看到这欢畅热闹的场面,这位贵为人主才华横溢的青年皇帝怎能不神驰心醉,手拍栏杆?最后意犹未尽,他不肯用烛光照路,却要骑马作月夜之行,不忍让烛光破坏这月光的幽静美丽。
晚上轻歌曼舞,白天则是饮酒赋诗,《子夜歌·寻春须是先去早》写了他在春天的禁苑中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这些诗词描写的是宫廷之内花天酒地、歌舞通宵的生活,它一方面反映了李煜的生活环境,另一个方面反映这位年轻君王风流倜傥、豪迈清雅的浓情逸兴。
在看似高高在上的君主帝王生活中,李煜的生活与情感实早已蒙上了一层阴影,只是到亡国这一事件才凸现出来。这片阴影一方面来自长兄的猜忌:在李煜继位之前,当时的太子弘翼“恶其有奇表”,并对李煜有无形的震慑力。李煜不得不远离政事,表现出自己的归隐之心,其间有《渔夫》二首。另一方面,是在继位后处处面临艰险处境,一举一动都受到宋人的监视和挟持。宋人无名氏《五国故事》中言:“煜袭位,因登楼,建金鸡以肆赦,太祖闻之大怒。”李煜不得不束手称臣,年年向宋纳贡取悦宋帝,以维护自身的地位。这些恐惧与悲伤的感情可以从他的词作中略窥一二。
如《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词的开篇就描写宫殿内的享乐生活:红日已高,金炉内依旧香气缭绕。宫里的地毯也因舞女而起了皱。佳人们的舞姿更是令人沉醉,所以不时地嗅花蕊的清香来解酒。这一切似乎都在夸耀宫廷的幸福生活,可最后一句“别殿遥闻箫鼓奏”,“别殿”指什么呢,是南唐的某个宫殿吗?不尽然,皇帝在此殿,南唐的别殿应该是寂静的。这“别殿”恐怕是不远的宋人的宫殿。李煜虽然在此享受着美女佳肴,但依然不能释怀,依然担心不远处的宋军前来进攻。这眼前的一切,给他的只是表面的浮华,更多的是不确定性。李煜自己也不敢确信,昨夜的美女与笙歌,到明日是否依旧属于自己,他怀疑现世真实的拥有。这种恐惧,害怕失去的悲剧感情是李煜永远摆脱不了的,欢快的情怀徒然变得悲伤惆怅起来。
2. 亡国后:后期词风——哀怨缠绵却又暗含磅礴气势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后主时年39岁,六月间,宋兵和吴越兵围金陵,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后主出降,随宋军北上汴梁,南唐国亡。李后主一夜之间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既没了国也没了家。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成为他后期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
试看《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以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写尽亡国之君的哀痛。在受尽屈辱之后,他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像这种令人心碎的囚徒生活还将继续到什么时候呢?生命中的自由与快乐、人生的存在价值已被夺尽,只见“无常”而未见“永恒”。尤其在这夜阑人静之时,被囚于小楼的词人在遒劲的风中远望,看着一片银光天际,多少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