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盘山,闲话烽火岁月.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游盘山,闲话烽火岁月

秋游盘山,闲话烽火岁月 过了国庆节,日日天高日朗,万里无云,心头不由动了出去逛逛的念头。可巧,公司组织职工星期天去登盘山,正遂我意。可不巧的是,天气预报:星期天有小雨。 盘山在我心中占据着特殊位置,老家平谷,虽然1958年划到了北京市,可历史上,多年属于冀东,平谷的东南侧就是盘山。 记得儿时回老家,站在自家小院往东南一望,眼帘中,杵天杵地的一架大山,仿佛太阳、月亮也被它托举着;更奇妙的是,山头上还有几棵树,就像树木模型,七枝八杈的,虽然小,却非常清晰。得知那架大山名叫盘山后,不知多少次,我央求家里大人,带我去山上看看。大人们跟我说:“傻孩子,‘望山跑死马’,你瞧着挺近,实际上,有好几十里呢!再说,山北面上不去,要绕到山南面,从蓟县那边才上得去,去一趟,起码得三天时间。”几句话,说凉了我的心。心里忿忿地想:“不带我去,等长大了我自己去!”大人中有学问的,又跟我说:“这盘山呀,眼下已没什么看头了:过去盘山是冀东名山,因为有水脉:据说山多高水多高,靠近山顶的地方,也有泉水,所以这盘山受到佛、道两家的青睐,鼎盛时,曾建有七十二家寺院,香火盛极一时,惹得 ‘乾隆爷’去河北遵化,给祖上扫墓时,都要顺路巡幸此山,一连去了32次,乾隆一生在位61年,实际掌权64年,正好是两年一次。第一次到盘山就留下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著名诗句,乾隆用自自己的言行表达了对这座北方名山的喜爱。” “只可惜到了抗日战争时,日寇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为了让抗日武装无处安身,他们遣散了盘山所有寺庙的僧侣,将七十二座寺庙付之一炬,” 亲历过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的大人们说起这事,仍然心有余悸:“那时候,站在家门口。往南张望,只见盘山浓烟滚滚,这烟一下子,就冒了整整三个月呀,虽然有几十里远,闹天时,气压低,风把烟气砸下来,居然闻得到焦糊味儿!”惊骇和恐怖,溢于言表! 是呀,以盘山为中心的冀东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艰苦卓绝。且不说,1938年著名的冀东抗日大暴动,十万人起义,遭到日本鬼子残酷镇压,最后,只有不到两千人的力量得到保存;且不说,1944年10月16日发生在丰润县杨家铺冀热边特委的扩大会议遭三千多名日寇偷袭,四百多名我党干部、战士牺牲,消息震惊了延安;斗争无比残酷,代价万分沉重,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别的不说,光是1945年8·15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冀东根据地是我党掌握的最北的一块根据地,所以,冀东军区根据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命令,最先出关,挺进东北。冀东的人马,分左、中、右三路向关外进发,以前出沈阳方向的曾克林部成果最丰。他们不但经过努力争取,打通了和苏联红军总部的关系,而且从苏军手里接手了大批缴获日寇的军火。更为传奇的是:曾克林在协助苏军战败日本关东军的东北的“老抗联”周保中将军的帮助下,与苏军指挥部交涉,要出一架飞机。曾克林直飞延安,当时毛泽东正在重庆谈判,在延安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听了曾克林的汇报,紧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抢占东北的重大战略部署。等到蒋介石调集新一军、新六军,想经山海关,葫芦岛等地登陆,抢夺东北时,虽然国民党军队也夺到一些地盘,但我军已在东北获得初步的发展壮大。正因为挺进东北我党获得先机,才有了三年多后,以三大战役胜利为标志的革命胜利的开始,其功致伟! 说远了。还是说说我们游盘山吧:到了盘山,满天飘洒着雨星星。旅游车开到一处叫千尺雪的地方,乘上了景区外的摆渡车。这种摆渡车连司机能做八个人,装一台大约30匹马力的发动机。天天跑同一条道路,司机的驾车技术非常娴熟。开起来,油门轰的山响。摆渡车就像脱缰的野马,高低起伏,九曲十八盘,一路狂奔。又换乘了景区内的摆渡车,然后,再坐四分钟索道到了一处接近山顶的地方。这最后几十米就只能“11路地干活”了,同事们相互搀扶着,一步步地攀上主峰——挂月峰,一处有宝塔和碑刻的地方。这山顶海拔864米,如果天气晴朗,颇能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金海湖,平谷区的城市建筑等,都尽收眼底,有较浓的云彩和微风时,还能看到云影在地上飞跑的景象。不知道当年“乾隆爷”在这里见到了什么? 下山时又细细地品味雨中盘山的景色:小雨洗净了浮尘,各种色彩都万分明丽起来。盘山的秋色,色彩极为丰富,山楂象葡萄似的,一嘟噜,一嘟噜的,是美丽的殷红色,象红玛瑙;还没下树的柿子是金红色的,光彩照人。金黄的栌树叶子,紫红的柿树叶……还有浅黄,嫩绿,老绿……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简直就是“色彩交响乐”吗!套句曹勇写的歌词,叫:“万紫千红喜相逢”! 回到千尺雪,吃午饭前和正在在烤羊的汉子唠嗑:那汉子笑呵呵地回答我的问话: “这些年这山前,山左,山右,不少人都‘发了’,……农家饭店多了去了。……嗨,托政策好的福呗!” 我的头脑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